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可是这一次廉州知府也不得不把张十里给找过来了,他是不放心让张国纪坐别的海商的船的,张十里好歹是自己的表弟,有这层亲戚关系在,总比外人更值得信赖。
其实按照张国纪之前的打算,若不是逼不得已,他是不想去安南采购粮米的,因为现在安南境内正在内战,局势很乱,他倒也不是光考虑自身的安危,毕竟他还带着朝廷的一百多万两白银呢,可不敢轻易冒险。
沿海一带很多大海盗团的保护费都是明码标价的,甚至比朝廷要的“手续费”还要便宜,而对于海盗团的船只,朝廷是不敢干涉的。
张十里的买卖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手下有一艘八百料(1料约等于0.33吨排水量)的大船,还有五六艘一二百料的小船,专门跑福广沿海到东南亚的贸易,最远跑到马尼拉,但是他的船不行,跑马尼拉风险太大,所以一年最多就跑一两次这条线。
廉州知府和他这个表弟张十里就是这样,本来是出了五服的远亲,以前是从来都没来往过的,直到后来张十里的买卖做大了,过来廉州拜访,两人这才互相认识,但是廉州知府为了避嫌,是从没主动联系过张十里的。
廉州此地毕竟是沿海城市,做海上生意的商人还是很多的,可是这些海商其实大多数都是半商半匪的,他们即做正经买卖,也偶尔化身海盗,在海上大肆劫掠,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既有这些海商自身的因素,也有一定的客观因素使然。
可是如今看来,自己若不跑一趟安南,恐怕是难以把手中的银子换成粮食了,因而他只能一方面给朱天启上疏奏明情况,一方面让廉州知府帮忙安排前往安南的事宜。
张十里是乐于巴结他这个做知府的表哥的,这年头儿做买卖的,谁不想找个当官的罩着自己?所以廉州知府一找他,他马上就上门来了,再一听说张国纪是京师过来的大官,他就更是巴结了,对于送张国纪去安南的事情,自然是欣然答应。
久而久之,朝廷对海商的约束力便越来越差了,大部分海船都是没有合法手续的,既然本身就不合法,他们偶尔做些打家劫舍的非法之事,自然也就毫无心理压力了!
廉州知府知道张国纪此次为朝廷购置粮米之事事关重大,所以也不得不慎重对待,他特意找来自己的表弟张十里,让张十里亲自驾船送张国纪前往安南。
张国纪知道张十里这种做海上买卖的人是靠不住的,为了防止张十里办事不尽心,他又特意赏了张十里些银子,作为佣金,张十里自然是千恩万谢,特意把自己那艘八百料的大船给调了过来。
张国纪也没有多在廉州府耽误,张十里的船一到,他就直接登船启程了。
如今既然已经坐上了张十里的船,张国纪也就没有对张十里隐瞒自己此去安南的目的,毕竟张十里经常在附近的海域做生意,对安南的情况以及粮食的行情肯定是有所了解的,张国纪也希望到了安南之后,张十里能够给自己做个向导。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