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混乱度差异
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随着托娅躯壳持续向东,沿途已经能够看见一些人类生息的聚落,熟悉的黑发黑眼黄皮肤,操持着地方口音极重的乾辕语,姜乾却没有因此停步,而是继续向东。
在这片区域,托娅躯壳的探测能力最多只能远及十几公里之外,比全知视界大不了多少,且异常模糊。
而且,地星盟现在的格局是,地星盟总揽全局,作为统合所有城邦的精神核心,协调各个城邦之间的利益和关系,同时也是最大的技术后盾,这包括蒸汽机械、蒸汽武器的更进一步开发和利用,超能力(良性畸变)的成长培养等等。
且根据对记忆中地星发生巨变之前的对比,他的脑海中,也大略推演出了三大陆是如何一点点接壤相连的。
而对智慧人类来说,却是完全无法涉足的禁区,便是偶有人形生物进入姜乾的视线,也都畸变退化成了各种各样的野人,智慧和猩猩猴子差不多,完全融入到了自然界之中。
探查完这条将地星盟与乾辕隔断了将近一千五百年的混乱带,托娅躯壳一路向东,进入乾辕辖境。
这种现象也同样发生在与世界岛相连的黑大陆上,早在三大陆接壤之前,黑大陆就已经与世界岛紧密相连,就连地中海都变成了彻底的内海,与其他海域彻底隔绝。
可当姜乾对地星盟的整体情况都掌握了之后,便能清晰的看见,有色人种在地星盟的整体占比还在缓缓下降。
这条混乱带的宽度超过上千公里,本就混乱的自然界在这里更加活跃,生存在这里的生物,从植物到动物,乃至微生物,都诡异而危险。
这思路其实和地星月球之外那层时空混乱带一模一样,只不过,一个在星球内,一个在星球外。
相比于星球其他区域,特别是地星盟辖境之内,这些区域的“混乱度”明显很多,虽然比混乱带要弱很多,但同样不适宜人类生存。
随着一路向东,姜乾的心情却越来越沉重。
然后,由此向西上千公里,都是这条混乱带所在区域。
这同样也导致了另一个结果,那就是各城邦内部信息的极度封闭滞涩,除了地星盟拥有全局视野,其他城邦除了对近邻的状况有所了解,其他的就是地星盟告诉他们什么,他们就只能知道什么。
通过尝试确认,不仅畸变更加明显,金属的冶炼也非常困难,自然条件也非常恶劣。
而他最初见到地星盟人类狩猎畸变野牛的地方,便是曾经北新大陆所在区域。
大略了解完地星盟的现状,姜乾便没再深入探索,而是驭使着托娅躯壳,探索地星上的其他区域。
而曾经极富盛名的黑色人种已经彻底从地星绝迹了,哪怕是其发源的黑大陆,也再不见其踪迹。
人口总量升不上去,便是现在据有的这些疆界人口密度都不高,这基本已经是地星盟当下人口所能支撑的极限扩张了。
所以,说是三大陆接壤,实则是天地巨变之前的五块大陆完全挤在了一起,除了一些零星的岛屿,地星所有陆地都已经聚在了一起。
虽然没有确切的证据,但当这条“混乱隔离带”呈现在姜乾心中的时候,他很难相信这是意外。
混乱带整体上成一条直线。
在这条混乱带周围,地形地貌的变化比他处更加活跃频繁,对生命的影响也不再只停留在胚胎发育时期,而是无时无刻。
其造成的效果便是,世界岛明明已然一体,但却将乾辕与地星盟隔绝分离,彼此不见。(虽然现在的地星人类已经丧失了东西南北的概念,但对全球情况大略扫描之后,姜乾自然按照记忆中的印象确认了东南西北的概念)
好巧不巧,刚好避开了乾辕西侧边境。
看到这样的情况后,姜乾心中甚至生出一种“亲切”的感觉。
而现在,地星盟只有占比超过六成的白色人种以及总占比不足一成的棕、红、黄三色人种以及两成左右的白色与此三色的混合色人种。
这些因素带来的结果就是,地星盟范围内的人口增长率一直不算太高。
就是要把乾辕与地星盟从物理意义上彻底隔开。
除此之外,还有个非常“有趣”的发现,曾经的地星盟,基本包含了地星上的各色人种,各种肤色都有。
若将地星盟辖境的“混乱度”定义为1,乾辕西侧隔离带的“混乱度”定义为10,那么,隔离带东侧的乾辕辖境,靠近混乱带的极西侧“混乱度”便超过了4,部分地方甚至达到了5,因此形成了广袤的无人区。
一路向东,局面虽有所好转,但一直到他现在停留的这极东沿海,“混乱度”依旧超过2。
这带来的后果便是,乾辕疆域内的科技树连蒸汽机都点不亮,科技恢复程度只与地星盟辖境内三大陆接壤前、地星盟成立之前相当。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