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神性真性
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自己借着白象躯壳凝成的这个“天地位格”便可以称之为“神性雏形”。
也是在彼此定义:因都处于变幻不定之中,遂以对方的状态确定自身的状态。
按照他的理解,这具躯壳本身的血脉,很容易凝得大地侧的神性;
其次,白象躯壳这些日子,在他一点点的引导之下,完全是借着“生气”和“死气”在“兽前显圣”,那么,最终凝得生死相关的神性也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
最后,这一切行为,究其本质,是在梳理秩序、维护自然造化,是对天地无意识间形成的秩序和造化进行有意识的管理和优化,也算是“查漏补缺”,那么,最后得到的神性与自然、造化、秩序沾边也是合理的。
而其对这片星系来说,其价值也真有些像是〇之于整个数学体系。
在姜乾的感受中,这也是一种很奇怪的状态。
终于不再是半步化神的“夹生”状态,这具躯壳彻底稳定在了化神层次。
就像被投入到一个疯狂旋转的离心机里面,将那一个个特性鲜明、却也倾向明显的特征一一甩掉。
若这也算是神性的话,应该是最没有神性气质的神性。
姜乾感受着白象躯壳的变化。
他原本寄希望的那些特点,无论是哪一点,都将让此躯变得神不可测,神妙非常,所以,他才能理直气壮的称之为“神性”。
“而且,这……真算得上是神性吗?”
这具躯壳变得更强、更灵活、更加如臂使指、操御随心。
最终剩下的,就只有这两个“互咬”“互存”的特点,甚至,这都可以归溯于这个天地大道的两个特点。
同样的道理,其在生、死、自然、造化、秩序、毁灭、新生、希望、寂灭……这所有的领域,都毫无倾向。
当所有“蛮兽星空”的天地位格,都已白象躯壳为源头,重新排列组合成为一个宏观旋转蜗壳形状之时,姜乾感觉到,所有天地位格都有一点淡淡的隐晦力量加持过来。
但,于他本人来说,又能为他带来些什么呢?
他之所以将之称为“神性”,不就是因其“神乎其技”、“神乎其能”、“神妙莫测”吗。
姜乾设想了很多种可能,但最终获得的,却完全出乎他所有预料之外。
它所在位置要求它在大地、天空、海洋这样的事情上毫无倾向;
它的作用比定海神针还要巨大,在整个体系中,不可取代。
它起着锚定整个星系的作用,没有了它,整个星系都将无从定义。
所以,白象躯壳血脉所代表的大地侧神性首先给剥离出局。
一为,变易,
“有趣,第一次知道,突破化神表现是这么平平无奇的,还是这么关键的突破!
难道还真就突破了个寂寞?”
“……必然是有变化的,只是,在哪儿呢?!”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