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故人图腾,血脉烙印
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107章 故人图腾,血脉烙印
在最巅峰时,孟国人口超过千万,这种人口规模,放在修行界,这也就一个凡民邦国的人口规模,可对思维还没完全从部落阶段转型过来的蛮巫土著们来说,完全就是一种不可思议的奇迹。
在他们固有的理念中,人口规模过万的部落就已经堪称庞大,十万就是超级巨无霸,也是彼时他们想象力的极限。
别说人口过千万,便是百万以上,就已经超越了他们思维想象力的极限。
单就对大数据的理解上,孟国的出现,就直接从思维层面将蛮巫土著们的想象力强行往上撑了两个数量级。
而这,只是孟国给蛮巫一族带来无数影响和遗泽中最微不足道的一部分。
在孟祖及孟国诞生之前,蛮巫部落从数百上千人的小部落向数千上万人的大部落升级转型,是蛮巫一族在修行人的刺激下的一种集体觉醒,但在具体的方式、方向、目标等方面,都是混沌的,无意识的,都只是被动顺应这种大势改变而已。
而孟国的出现,就如同黑暗中亮起的第一束火炬,给所有无意识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的蛮巫部落树立起了一个标杆,一个明确的前进方向。
所以,自孟国诞生,且其影响力在蛮巫一族中迅速传播开以后,开始有越来越多的蛮巫之国出现,虽然大多数都只是赶风潮,就只是给部落换了个名字而已。
但这依然被后来者视为蛮巫一族发展史上极重要的里程碑和转折点,蛮巫文明从被动无意识朝主动自觉方向的转变。
他的心气也被孟建国这些老伙计给激发了出来,以翼龙大尊为蓝本有什么意思?
“伱们不知道龙为何物?修炼与之相关法门时都只能以翼龙大尊为参照,可怜可怜,我今天就给你们打个样,以后,你们就用我来做修炼的参照吧。”
很快,便有一位天巫和三位地巫赶来。
不过,很快他就把这过于小家子气的念头给摒弃掉了。
所以,姜乾有九成九的把握,这个开创了蛮巫孟国的孟祖就是这家伙。
不过,也就这几天而已,他就再度振作起来。
所以,在姜乾看来,孟国的诞生,本来就是畸形的产物。
间于虚实有无之间,处在此躯血脉源头处。
这就是直接把乾辕封建帝制时代的成熟模式做了粗暴的改头换面然后就摁在了此界还没从部落时代走出来的蛮巫人头上。
“所以,我比你们晚醒了一千六百多年吗?”姜乾心中如此想。
因为这个念头,姜乾情绪低落了好几天。
但更多的却懵懂无所知,便是隐约知道要抓住这个机会,却也不知道该如何利用,如何将之最大化。
他说他想看他们做成他们志向中的一切,没想到一语成谶,他确实看到了,还是从千百年后经过重重艺术化加工的故事传说中看到。
它就像是一个指路的明灯,一个目标明确的向导,指引着这具躯壳前进的方向。
可对姜乾来说,这压根不是问题,全知视界配合念化虚实,让他在某些领域能够做到连化神也无法做到的事。
在此界蛮巫人还处在蒙昧部落时代的阶段,直接跨越数个阶段,将成熟的封建帝制怼进去,其后果,想想王莽就知道了。
而蛮兽的每一次血脉升华,都会短暂的回到这个阶段。
待其完成血脉升华后,这具躯壳不就是小一号的翼龙大尊,准确的说,是金丹版的翼龙大尊。
孟祖所谓在孟国最巅峰时亲手将孟国打散,将孟国的种子更广的传播开去,他当时或许也有这方面的考虑。
无数这样的问题,只需要想想,就知道孟国的诞生对所有蛮巫人的冲击。
因为在这个孟国身上,姜乾看到了太多熟悉的元素,虽然“血肉”都是来自于此界蛮巫人,也没有无耻到直接把论语老子之类的成果复制过来——应该也是不敢,毕竟有修行人在,直接拿出这么成熟的东西还是太惹眼。
这为大量“乾辕经验”的迅速蛮巫化、本土化奠定了基础。
它长须飘摇,长躯蜿蜒,五爪飞扬。
相当于在这个血脉升华的间隙,再次短暂的回归到了胚胎孕育的阶段。
之所以没有立刻引起排异反应,还能维持五十年,不是因为这套体制对他们有多合适,而是当时过于蒙昧的蛮巫人反射弧太长,根本还没有反应过来而已。
既非毁于外力或者天灾,也非亡于内乱或者种种隐患的总爆发,而是孟祖在孟国最巅峰的时候,主动将孟国给打散了,以少则数万,多也不超过十万的部落形式散落蛮荒。
即便是血脉晋升,含金量也是各有不同的,有的血脉升华,真就只是让生命层次跃升了一个能级而已,而有的血脉升华,在生命能级跃升的同时,生命本质也会有巨大的提升。
想到这个出生于一千六百多年前的孟祖是乾辕故人,姜乾心中思绪莫名。
如果将其烙印在一条普通的鱼虫血脉之中,或者一头低阶蛮兽体内,这就仅是一个只有他才能参与的自娱自乐的游戏,无法对它们的成长带来任何指导,自然也带不来任何的改变。
随着这些灵物入体,源源不断的生命精华融入体内,为这具躯壳的蜕变进阶提供新的助力。
但更主要的原因还是,最巅峰的另一层含义就是难以为继,这条路无法再走下去。
若是头铁继续往前走,迎接他和整个孟国的,很可能真就是万丈深渊,彻底的毁灭了。
然后,孟国理所当然的崩溃了。
而毫无疑问,诞生于一千六百多年前的孟祖也早已作古,虽然自从他打散孟国之后,他本人也如同孟国一样,彻底从历史文字中消失,他后来又做了什么,无人得知。
当进阶的翼龙躯壳骨骼发出延伸的脆响,血肉皮肤随之出现道道裂纹,汩汩鲜血从中渗出,原本还比较轻松的看着这一幕幕的巫修们一下子变得郑重起来。
这是奇迹,甚至是神迹。
翼龙躯壳的骨骼发出如竹节生长的咯吱声,肌肉随着骨骼的变化而一同被拉伸,还有肌肉出现断裂,有丝丝血水从其周身渗出,还有原有的老皮在这样的拉伸下也大片大片的被绷断,很快,这具躯壳便已经变得惨不忍睹。
就连对国民的划分,也是典型的士农工商模式,虽然在这里“士”不再是读书人,而是“巫师”,但内核却是完全一致。
而继他们到达之后,还有更多闻讯而来的巫师挤在更外围。
对他们来说,能够现场近距离观摩一位筑基蛮兽的血脉向金丹层次跃迁,也是比较难得之事。
所有的目光都往前排的天巫和地巫身上看去,似在询问他们的意见。
想到这里,姜乾忍不住有些想笑,但还没等他真的酝酿出这种情绪,便有被怅惘所取代。
它的作用,也仅止于此。
等他们反应过来,时间就是五十年后。
而随着他们的主动散落,也将孟国的种种,包括语言和文字,度量衡,历法,行政体制等种种典章制度更广的传播开去。
而他,能精准的控制那源头处的最初之力。
这个时候,是蛮兽血脉最具有可塑性、甚至拥有无穷可能性的时候。
以这具翼龙躯壳为例,在全知视界下,姜乾“看”到,当这具翼龙躯壳开始血脉升华之后,体内血液变得前所未有的活跃,连沉寂的骨髓深处,都仿佛再次苏醒一般,拥有了超常而非凡的活性。
他们看到的就是一个和其他金丹翼龙有七八分相似,却又似是而非的新物种。
现在的蛮巫人,无论是这些小巫修,还是教他们这段历史的老巫师们,对于孟国的一切种种,都已镀上了层层金边,被彻底的神圣化,在各个部落中流传的、被后人改编再改编的大量诗歌将其更进一步史诗化,浪漫化。
姜乾心中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这个时候,要是自己以那头化神层次的翼龙大尊为蓝本,将其作为一个榜样,一个模范,烙印在这具躯壳的血脉深处,那此躯的进化岂不就有了明确的方向?
对于这一切,姜乾都视若无睹,将所有注意力都倾注在这具翼龙躯壳的血脉晋升上。
当这枚烙印出现后,本就处在蜕变关口的翼龙躯壳气息发生微妙变化。
不过,处在血脉升华之中的它,身体自具超凡活性,肌肉断裂处,立刻有新的血肉长出,而且,比原来的还更有韧性,更加强劲,老的皮肤被绷断,新的皮肤却在开始长出。
虽然当初从孟国流传出来的种种在一千多年的演变中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在不同的部落中异化程度更大,但所有的蛮巫人却都打心底里承认。
“下次,咱们等下次!”
他从腰间兽袋中掏出大把大把的物资,既有珍贵的灵草灵果,也有金丹乃至元婴蛮兽身上的零部件,就这般不要钱的往翼龙嘴里塞。
也同样因为这个原因,谁都没有拿到“释经权”,都只是从宝山中捡了几块宝石而已,也就不存在什么“原教旨主义者”,哪怕真有脑子不开窍跳出来自认的,也不会得到认可。
姜乾自然不会被这些“粉刷层”迷惑,揭开那被过度神圣化、史诗化、浪漫化的表象,他看到的就是一次失败的试验。
可见这种生命孕育之神奇。
就连姜乾这个当事人,带着答案去线索,都看不出什么“龙”的影子,就是个四不像的怪物,旁观的一众巫修自然就更是如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