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在我工作之初,因为放疗、化疗对这个疾病而言都不敏感,手术切除一度成为治疗胃肠间质瘤的‘唯一’方法,但是只有一小半的原发性胃肠间质瘤病人,可通过手术治愈,更多的人会在手术后复发、死亡,生存期短的只有几个月。”

“但是,从我工作以来,短短数年,局面就变了。第一个靶向药物进入国内,晚期胃肠间质瘤病人的平均生存期提高了三倍,十年生存率达到了百分之二十!”

听着李峰医生情真意切的演讲,刘栋能够理解他的这份情感:无药可用的内科医生,就像战场上赤手空拳的战士,拿着所有能够使用的方式来进行斗争,但是却作用有限,只能眼睁睁的面向死亡;但是,短短时间内,从赤手空拳开始变得有了长矛,可以进行一段时间的周旋,对于时刻可能死亡的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善,由无奈就开始变得斗志昂扬.

感同身受之下,刘栋开始有些喜欢这个叫李峰的医生,觉得他是个真性情、好医生。刘栋在用笔记录着关键的信息点,方便会后整理思路,来助力新知识的掌握!

“胃肠间质瘤是一个早已存在、却又极度缺乏认知的‘新’疾病,它是消化道肿瘤的一种,它在国际上属于罕见疾病。病人难以查到全面的资料来了解自身疾病状况,求医问药总是充满坎坷。对于医生来说亦是如此,在现阶段,我们增加了认识,但胃肠间质瘤的诊疗研究还是主要依靠同行间的经验分享,势单力薄。”

“大多数医生,对于这个少见肿瘤的认知,除了一点初步的理论知识和国外有限的用药数据,临床经验基本为零。好多事情没有答案,意味着鲜少经验可借鉴,意味着尝试和位置,也意味着有很多探索的空间。”

“所以,我们要加强沟通,加强分享,逐渐让大家都认识这个疾病,把这个疾病的诊断、治疗都规范起来。这样,我们自己看病的时候会更有说服力,给病人选择方案的时候会更有的放矢。而病人们接受到了规范的治疗,把现在有的武器都最大化的利用上了,这样,他们才会最大的受益!”

刘栋点点头,是的,“新”和“少见”意味着对疾病认知的缺失,无论是患者还是医生,皆是如此。诊断清楚后的治疗,面临的问题暂时有了解决方案。

但是,还有个比较让人头疼的地方,就是胃肠间质瘤的隐蔽性。这是和治疗相对应的诊断的问题。胃肠间质瘤早期的症状多为腹痛、消化道出血——这一点和很多的消化道疾病症状相似,所以难以被察觉、被鉴别出来。

刘栋乘坐高铁的时候,曾听赵刚医生提起过,他有个同学就确诊了胃肠间质瘤,当时找到他,“当时我非常惊讶,因为他的间质瘤长在直肠,已经非常大了。”刘栋听到后也有些感慨,就像赵刚当时说的,“虽然同为医生,但他的同学此前也没能察觉到肿瘤的生长。”刘栋当时的想法就是,“这个病,能否早筛或者早期诊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啊!”

台上讲的激情澎湃,台下听的也是热血沸腾。

台上讲的干货满满,台下听的也是如痴如醉。

医学,有时候就是如此的纯粹,没有不想学到真本事来“救死扶伤”的,更多的要么是求知无门,要么是碰壁后心灰意冷,但是,真有机会的时候,还是都竖起耳朵,认认真真的来听,来学的。

对于台上李峰医生分享的“医患良性互动来带的更多的信息,以及用药后的感受、常见不良反应的处理”,引起台下的医生们议论纷纷,也时不时台下掌声连连.

“当然,靶向治疗药物,带来了希望。但是,目前并没有根除疾病,还有很多的问题亟待解决.靶向药时代的终极困境是耐药,胃肠间质瘤也不例外。同一肿瘤病灶内可能同时存在具有不同基因突变的肿瘤细胞,这意味着,一种或几种靶向药物并不能消灭所有肿瘤细胞。当药物开始疗效式微,那种力不从心得感觉就会逼近。”

刘栋听着李峰在说他“经常焦虑”,也不由得会心一笑。焦虑源于压力,更源于使命感。

正是“急病人所急,痛病人所痛”,所以才有这种焦虑。

刘栋自己特别理解这种感受。他自己一开始上临床时,不太焦虑。因为他看到的更多的是,这个疾病有标准治疗方案;这个疾病适合这种手术但是,随着接触的疾病增多,他逐渐的发现,现有治疗方案能够治愈的疾病是有数的。很多疾病之所以治愈,是本身就可以满足一定条件后自愈;但是很多疾病哪怕有很多方式来治疗,但是否能够达到满意的效果,还有赖于病人的这个病是什么情况,举个例子,无精子症,通过显微外科手术取得精子的前提是,整个人本身有精子,只是自己排不出来,或者没有成熟比较幼稚,取出来后结合辅助生殖计数来达到了满意的结果。但如果自己本身比较贫瘠,没有种子,那么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

听着分享的时候,刘栋发现,这种会议还是挺有意思的。当然,最可能的原因,是这个讲者比较有意思。

除了疾病的问题,还分享了自己在门诊上看病的一些心路历程。医患沟通“急不得”,病人着急,医生急不得,和病人沟通时要耐心和温和,自己不要慌张,耐心沟通才能获得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很多时候病人和家属的心理压力是很大的,还有的患者去哪儿都治得稀里糊涂,也没人给他解释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如果能坐下来细细沟通,说一说这个病是怎么回事,准备怎么治,解答对方的疑问,对病人心理上的安慰其实挺大。”

刘栋对于这个也是很有感触,他环顾四周,发现大家都是聚精会神,专注的听着。

好的讲者,真是个宝贝。而他的讲述,也给刘栋描绘了肿瘤内科医生的一种形象,似乎和李潇的形象有部分的重叠,但是更成熟,更有见地,“回去后可以和她聊一聊.”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www.74txts.com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

神豪:消费奖励,我成了全球首富

香辣烤鸡

红楼如此多娇

壶中日月柚里乾坤

人参果证道洪荒

玄之殿殿主

荒漠领主:我有一座训练场

作者君无限进化

人在欢喜:我的青梅竹马是乔英子

带脊小排

钟娘子万福

今日是大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