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徽宗皇帝这一句话,将问题给问到根上了。
应伯爵清楚地记得,当初自己刚刚穿越的时候,在清河县的西门庆府上,还和吴月娘、孙雪娥她们聊起过这件事情。
倘若是尚且还没有联金灭辽,现今还是三国对立的局面。
那么,应伯爵一定会告诉徽宗皇帝,应当与辽国联手,将金国给灭掉,以免后患做大。
但现在已经不是那时节,听说辽国的末代皇帝天祚帝耶律延禧已被金国人从上京打到无处逢生的境地。
只得是终日在外苦苦漂泊,逃亡四海。
俨然都已经变成了一个有家也不能回,终日四下里逃窜的亡命之徒。
眼下事已至此,那么,最明智的做法其实就是要想好此后究竟该与金国如何相处。
应伯爵思量一番,说道:“圣上,我大宋与金国联手灭掉辽国,这件事情可以说是开辟了近百年以来未有过的先河。”
“想来,蔡京蔡大人他们先前一定与陛下您知会过了的,微臣也就不再多言。”
“依微臣看来,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避免招降纳叛,我大宋与金国刚刚结盟的时候就已经说好了的,两国谁也不许招降纳叛,一旦是招降纳叛,那便是违背了盟约。”
徽宗皇帝坐在龙椅上,高高地翘起二郎腿,手托着下巴,轻轻点点头。
徽宗皇帝说道:“光候,你说得在理,这件事情其实朕也是一直铭记于心。”
“说来,辽国的百姓一夕之间流离失所,无数人家破人亡,朕看着当真于心不忍。”
“你说得很对,倘若是选择招降纳叛,那一定是于我大宋不利,其实连续几场大战下来,朕也看明白了,我大宋还真比之不过那些茹毛饮血、殆非人类的金军。”
徽宗皇帝此时心里面已经开始泛起了嘀咕。
不可以招降纳叛,辽国百姓们又都那么可怜。
倘若是如此这般坐视不管,在一定程度上,似乎会有损自己大国颜面。
自己堂堂天子,堂堂的大宋之主,难不成就眼巴巴地看着百姓们生命涂炭?
沉吟片刻,徽宗皇帝说道:“既然光候都已经说不可以招降纳叛了,那朕就听光候的,但是有一节,朕还是觉得不应当总是如此。”
听到徽宗皇帝这么说,应伯爵立时就有些紧张了,一缕不祥的预感开始在心中浮现出来。
急声问道:“有一节?陛下指得是那一节?快告诉微臣。”
徽宗皇帝紧握住双拳,看着门外的朗朗星空,说道:“辽国皇帝天祚帝耶律延禧,下场颇为凄惨,朕委实是心里面难受着。”
“于是,今日未牌时分,朕写了一封密诏,派人给耶律延禧送过去了。”
“朕想要告诉耶律延禧,倘若他能够来到我大宋,那么朕一定会以皇兄之礼待他。”
“地位比燕王和越王二人都要高,朕想好了的,给他一千间宅子,三百个戏子,朕要好生养着他!”
徽宗皇帝一面这么说着,应伯爵心中疯狂震动。
应伯爵大脑一片空白,门外分明星月晴朗,但是就好像是能够听到无数道春雷同时间响起一般。
到得最后,应伯爵已经站不稳了,猛地一栽,当即载倒在地。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