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韩逍遥笑道:“正确!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热气球的升空条件受各种天气条件影响,而且不仅要在这里升空,还将在东京乃至天下所有地方各种时间升空!
所以,董小婉,你要明白自己的学习和工作,对于‘嫦娥工程’非常重要!至于如何学习,如何配合,会在今后逐一提出要求。”
赵福金点点头,上前与韩逍遥并列,微笑着说道:“古人云:学有所知,劳有所获!故而,你们进入清华园学习与劳作,管委会自然会给予相应的酬劳。
“董小婉。”
“韩院长,‘嫦娥工程’是做什么的?”
“我们一起研制一枚可升降的巨型孔明灯,用于载人升空,我称之为‘热气球’。”
董小婉似乎意识到韩逍遥的用意,便说道:“未雨绸缪,决胜千里?”
鉴于你们已经是各行各业的精英,经慎重考虑定为正七品的待遇,主要是从钱财和荣誉地位上考量,并非正式的官职。关于你们的晋升,依次是学士、硕士、博士、院士,院士为最高级别,享受正四品待遇。”
据说目前,韩逍遥只有两个弟子,小沈部长,特战队长蒋雀儿,自己能作为镇北王的弟子,也是天大的好事。
赵福金说完,又退后一步,韩逍遥继续。
黎娟马上清醒过来,有点后怕地低下了头。
大家也都稍稍安心,甚至思维发散。
董小婉,十七岁,精通天文地理,擅骑射,父董仲孙,怨军首领之一。注:才思敏捷,不拘一格,由郭药师保荐。
难怪叫作“工程”!
接下来,韩逍遥在赵福金与小薇的配合下,当众重新做了一遍小中大三款孔明灯实验。
哦,明白了!
镇北王……院长没生气,黎娟松了一口气。
韩逍遥颇有些意外,第一次公开亮相,茂德表现的极为大气沉着,而且没有丝毫慌乱,将昨日韩逍遥的规划完整清晰地表达出来。
“那若是早晨阴云密布,湿气很大,你们要不要带伞?”韩逍遥接着问道。
“哗~”这时,很多人都忍不住发出惊叹。
蜂窝煤已经开始进入燕京千家万户,燃烧效率获得一致好评,故此,她拿煤炭举例。
众人纷纷露出惊讶的神色,董小婉也很意外,追问道:“天气计量和预测是什么意思?”
黎娟下意识地问道:“镇北王,俺一个裁缝也能当七品县官?”
“今后,你们将在这里学习与工作,所涉及的是燕云管委会最核心最重要的工程,所有人员起始待遇统一调整为正七品,可以按照管理制度获得晋升……”
“初步可以分为各个地区不同时期不同高度的气温、风力、湿度等现象。例如,此时此地园中的各项数值和三十丈高空中的数值差异,或者燕京本地和东京城的差异,预测是指明日、一旬之后,一月之后的情况。”
韩逍遥见氛围不再紧张,便笑着对茂德说道:“赵院长,关于学士们的待遇问题,你来说明一下吧。”
经过两人的互动问答,在场大多数人都明白,“嫦娥工程”并非单一工种,而是一个揉合多行业的工作。
几乎所有人都不太适应“韩式教学”,但董小婉却迅速举手。
看过简历,确实是符合要求的人才,韩逍遥点点头,问道:“既然你精通天文,想必了解风雨阴晴的变化,可以从事天气计量和预测的工作,这对于高空作业很重要!”
见所有人都不明所以,韩逍遥主动问道:“你们今日出门为何不带伞呢?”
接着讲解了初级浅显的热力学原理,并且在黑板上画出各种示意图。
众人也都发现这个问题,载重与加热是热气球最关键的问题。
需要大量煤炭加热,否则无法升空,但载重超标同样无法升空,这看起来无解。
难道,载人升空真的是镜水月?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