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卓大妮走后,几名奚人头领凑过来。
他们还会让俘虏讲述自己的经历,讲述自身对将来人生的期盼,结果就是绝大多数俘虏发现,他们内心希望的是能够安宁地放牧打猎以及耕种手工等日常生活。
但郭药师与韩世忠却不以为然,他们认为打仗哪有不死人的?而且歼灭了奚军主力,灭亡奚族指日可待,燕云军团一战而彻底解决后患,赚大了!
元十四也没和这两人多说什么,毕竟他们不了解镇国军的情况。
经过五天的跋涉,他们终于重新回到昔日的都城南京,现在的燕京城。
萧干身上也有好几处伤口,卓大妮给他换药时,闷了三天的萧干终于忍不住开口询问。
然而卓大妮又说道:“但按照战俘管理规定,应该会被处以刑期不等的劳役,期满就能释放回家了。放心,只要老老实实接受改造,没有人会死。”
“陛下,他们假仁假义的收买人心,再这样下去,兵卒们就废了……”
郭药师恭敬地回答:“正是药师!”
奚人头领面面相觑,最终也只能垂下了头。
“郭药师?!”萧干发现了熟人,昔日曾经提拔过的部下。
于是,镇北王韩逍遥到底是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困扰着萧干。
见萧干面色不定,郭药师再拱手劝说道:“大王,坦白说吧,即便今日您能逃出景州,可箭苛山真的能撑下去吗?”
一边救治运送伤员,一边整顿景州蓟州秩序,随军的民政部官员接管了两城的市政民生,一切开始慢慢恢复正轨。
底层士兵的厌战与悔过情绪渐渐增加,头领们敢怒不敢言。
卓大妮笑了:“既然能打败你们一次,就能打败你们无数次,你若是不服,大可以试试。”
元十四很懊悔,早知道战况如此惨烈,他应该第一时间带着骑兵急行军前来增援,或许可以大大减少战损。
卓大妮问道:“没事的话,我去给别人换药了……”
萧干心头一沉,按照常理大获全胜处于绝对优势的对方,多半会杀人立威巩固自己的地位。
在她转身之际,萧干问道:“你们不怕治好了我们,再和你作战?”
“我们是你们的敌人,而且兵败被俘,为何会救治我们?”
一日三粥,只要听话不反抗,就不会遭受打骂侮辱,甚至近千名伤病的俘虏都得到了最大力度的救治,救治他们的医护队和医护兵没有差别对待,其中就有生擒萧干的卓大妮。
最终,侍卫代萧干向卓大妮上缴佩刀,所有奚军官兵被统一收押于城外。
萧干被对方噎住了,没错,当初拒绝耶律大石的时候,他就已经背叛了辽国。
从交出兵器开始,萧干乃止所有奚军官兵都认为,此后必定会遭到恶劣的对待,但镇国军接受投降后的一系列操作令他们难以置信。
萧干很明白这些人的想法,因为镇国军官兵平等同吃同住,故而对于奚军俘虏中的兵将也一视同仁,这无疑触犯了奚人头领的尊严和利益。
这些政工人员从不声色俱厉,反而和颜悦色地给俘虏们讲道理,穿插很多事例,甚至告知众人,奚人也是燕云之民,只要服从管理安心生产,镇北王会一视同仁,不会有任何欺压民众的事,人人都会安居乐业。
萧干从来没见过这种安置俘虏的手段,但很明显,镇国军的政工人员已经很熟练了。
司法部官员很快作出判决:依据罪行轻重,全部两千余名俘虏处以半年到五年劳役,伤员等伤情恢复后再执行处罚。
当然劳役也分很多种,开荒军囤,修城修路,放牧做工,甚至还有善骑射者竟然可以当作镇国军的骑射教官。
最后,在萧干的坚持下,他还是见到了传闻中的镇北王韩逍遥。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