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老臣以为有两种可能,其一,此前条件因禁军势大,故韩记能争则争,如今,禁军连败且人马增多,韩记必然出现分歧,为快速平息内患,故而只要求核心三条。
一旦联姻,以茂德帝姬倾国倾城之貌必能得宠,老臣听闻帝姬自幼聪慧,若能凭此笼络韩记其他势力,与大名府势力相抗衡,未必不能在关键时刻扭转乾坤。”
蔡京此时起身向赵佶躬身俯首,郑重恳请:“老臣斗胆请官家以江山社稷为念,效仿汉唐昭君与文成公主,将茂德帝姬赐婚韩逍遥!”
难道对方借着谈判麻痹朝廷,暗地里却准备偷袭?
蔡京虽然不明白韩逍遥的想法,但他直觉,这三条是可信的。
何况汉唐盛世也有和亲安定异邦的典故,与上次韩记索婚不同,这次是主动赐婚,于情于理不会坠了皇家与朝廷颜面。
蔡京略一思索便说道:“以韩记财力,纵使三年五载也未必能将两万人完全转化为真正的骑兵。故而,此事非当务之急。”
妙啊!
王黼不太明白,韩记为何在夺取牧驼岗之后反而于谈判上退让了,这不合常理。
内官搬来软垫,蔡京拱手谢过才盘膝坐下。
这三条和原来条件相比,除了索要赔偿变多之外,可以说简化了许多,甚至没再提及茂德帝姬,一定程度上可视作韩记的让步。
赵佶听的连连点头,当真是老成谋国呀!
赵楷关心妹妹,便问道:“帝姬赐婚一事确有必要?”
河北之地一向贫瘠,去年以来兵匪横行战乱不断,至于燕云更是十室九空,连朝廷委派的官员都不愿去上任。
李彦不禁脱口而出:“官家,此贼如此野心,宁可倾全国之兵也要将其诛杀!”
蔡京补充道:“正是如此,朝廷打压的越急迫韩记便会越团结,朝廷派出大军围剿他们便众志成城舍生忘死,是故其兵卒越战越勇。
“这……韩逆到底是何用意?”
不,绝对不行!
如此绵里藏针的计谋,众人听的是心悦诚服越想越服。
可若是朝廷对其优待安抚,使其丰衣足食,假以一年半载可不战而胜。毕竟由奢入俭难,只要能吃饱穿暖,百姓是不会造反拼命的。”
这个烂摊子丢给韩记,反倒像是送给对方一个慢慢吃人的泥潭,估计不死也会脱层皮。
其次,韩记简化条件,表明韩氏子从裂土封王的主张,很可能转到图谋天下上,故而旁枝末节的条件变得可有可无。”
众人纷纷附和,这韩逍遥居然想改朝换代,那他们的荣华富贵不就烟消云散了吗?
对此,蔡京更是行云流水般地回答:“韩氏子生的一副好皮囊,且正处慕少艾的年纪,听闻其与大名府流民之女有婚约,韩记内部或说军中亦因此有大名府派系,颇具实力。
好一个老而弥辣的老狐狸!
一位帝姬消弭一场严重叛乱,简直胜过十万禁军,这笔买卖太合算了!
“官家,老臣以为,不仅要答应下来,更要将茂德赐婚韩氏子,同时,宫中入股韩记商业共谋财富。”
可韩记非韩氏子一人,由千万流民汇聚而成,无非求个温饱安康。当然,其中亦不乏野心之辈,妄图兴风作浪获取荣华富贵。
蔡京笑道:“只是暂时托管,终究还是大宋的疆土。朝廷可于河北颁布善政,减免赋税劳役收民心,授予豪强大户官爵为我所用,将财货与得力官员调回河南,任由韩记耗费精力去折腾。管得不好,他自焦头烂额无瑕南顾,管得好,则是官家仁德朝廷坐收渔利,何乐而不为?”
迟疑了片刻,赵佶再次询问蔡京,毕竟人是首相,何况交涉之事也托付给了对方,即使开战也要尊重一下。
蔡京早知赵佶心意,故而提前准备了相应宽心的说辞。
赵佶内心是犹豫的,他原本极其厌恶掌上明珠与流民韩氏子有任何瓜葛。
茂德最是乖巧懂事,一定会为了朕,为了天下忍辱负重的……
片刻,上首传来冰冷的声音。
“拟旨吧!”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