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145章 我们死了你再上!
元十四接过匣子,将其插入手中的长条形硬木盒,一架完整的箭匣式连弩便组装完成。
看着冰冷的杀人兵器,李道一平静地进行介绍。
“与正常弩机的使用方法一样,但威力比辽国连弩更强,有效杀伤射程一百二十步,按照骑兵的速度,足够发射四个箭匣。一共四百五十架连弩,每架配六只箭匣,我都给你拉过来了。”
虽然觉得总数太少,但元十四也知道,这种新连弩的制作不容易,眼前这点想必还是弓弩组日夜赶工做出来的。
四个箭匣共有二十四支箭矢,四百五十架连弩,一共可以发射一万多枚箭矢。
正因为有这种“火力覆盖”的优势,韩逍遥才有信心将骑马的步卒拉上去与禁军对决。
想想看,当禁军骑兵冲锋时,近五百名弩手,连续不断地泼洒着箭雨,尤其在五六十步的距离,骑兵目标无异于活靶子。
说不定能射落他八百一千的,减员三分之一,对任何军队都是强烈的打击。
此涨彼消,一举击溃童贯的骑兵也不是不可能。
心中有底的元十四,随即从骑兵中捡选出五百名擅射弓弩者,将连弩箭匣配发下去,由李道一讲解操作要领。
鱼贯奔驰的禁军骑兵,在狭窄的空间根本无法躲避密集的箭矢,尤其,韩逍遥与八名侍从,都近乎于狙击手的精准度。
都头无奈地服从命令,但他在心里打定主意,危险时刻就冲到镇北王身前。
回望河面长长的浮桥,战士们拉着马有序渡河,刚想喘口气,董小乙快马来报。
因为兵力对比相差太大,故而董小乙放弃了强行阻拦四百骑兵的打算,仅仅是派出多批次三五人用冷箭袭扰战术迟滞先锋进军速度。
将箭匣装填入卡槽,拉动上箭拴,瞄准目标扣动机括,便完成一次发射。
“射得好!”
于是禁军纷纷下马取出弓弩与韩军对射,这样导致韩军守兵也开始出现伤亡,但没有任何一人退缩。
特么的,连口气都不让人喘!
卯时三刻,相当于后世八点,韩逍遥终于踏上了黄河南堤。
跟随韩逍遥率先渡河的仅有五十骑,当然,都是配备连弩的擅射之士。
韩逍遥当即喝令所有士兵:“怕什么?没有土墙也要守住南渡口,浮桥一旦被他们毁了,我们桥上的几千个兄弟全都得死!第一队,跟我来!”
说完,韩逍遥迅速拉开弓弦,屏住呼吸,瞄准为首扛旗的骑兵。
看到陈亮与元二郎差不多安置好俘虏,留下伤员后,元十四带着一千八百名骑兵跨上战马,向东三十里渡口开拔。
见元十四和骑军官兵都有些顾虑,涂雄拍着胸口如是说道。
清晨,禁军哨探已经侦察到韩军搭建浮桥,并不知道北面禁军覆灭的童贯,得悉之后派出先锋和大队骑兵沿着南堤赶来封堵。
于是,八十步到五十步的距离,铺满了中箭的禁军人马,加上滑落堤下落入河中的,足足有二三十骑。
但禁军丝毫不理会骚扰,直接顺着南堤冲了过来,董小乙只得通报韩逍遥。
天色微明,元十四抵达渡口,而一道由渔船、竹筏和竹排拼凑起来的简易浮桥,受河水冲击形成了一道细细的弧形。
因为多配了两只箭匣,故而元十四特批,准予弩手试射三箭熟悉装填击发操作,剩下三支留到天亮过河之后再试射。
光秃秃的黄河南堤上,除了十米长的刀枪林,就只剩下三拨同心合力的韩军官兵,准备抵挡合计四百位禁军最精锐骑兵的突击。
许多士兵深受感动,而且数千战友的安危都在他们身上,这让他们重新鼓起勇气,纷纷回到防线上,有十几人跟着都头挡在韩逍遥前方。
“镇北王,中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