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121章 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赵楷的心情多半是恶劣的,因为赵桓很开心。
耿南仲在东宫也是扬眉吐气。
从皇城司发出封锁令已经五日,但大批物资还是源源不断地流向荒原。
其中,或许有人猜到韩记利用石记的招牌偷梁换柱,但即便是嚣张霸道的皇城司,也没有人敢拦截太子的货物。
“他们自然是不敢查的!否则,闹到官家面前,梁记米行,黄氏煤场,相州铁矿背后又是谁?”
赵桓微微笑道:“不知道我这弟弟,发现银号、投行、百货铺的东家都换成了石记,是怎么样的心情?”
耿南仲捋着胡须笑道:“费尽心机为他人做嫁衣,郓王殿下果真不负贤王之美名!”
两人同时大笑,笑过之后,赵桓感慨道:“这么说,东宫如今已是千万身家?”
耿南仲摇摇头,坦言道:“绝对不止!仅仅凭着三京的地皮,石琨一年之内还可为殿下带来五百万贯。若是继续投入到州府炒作地皮,明年将会增值到两千万贯。此外,还有银号、彩扑、百货铺等,每年一千万贯是应有之数。”
“那石记用五百万贯买下来,韩记不是亏大了?”
其中,绝大多数钱财,都换成了各大银票铺全国通兑的银票,少部分换成金银秘密运回荒原。
赵楷笑嘻嘻地不以为意,反而从怀里扑出三张一千两的银票放在父亲面前。
赵楷送上银票就告辞离开艮岳,但赵佶心思敏感,再次拿起银票,却发现韩记银票上赫然盖着石记的戳!
其中,梁师成掌管艮岳,因善于揣摩赵佶心意而备受宠信,但梁师成与赵佶不同,他更看好赵桓的将来。
听到韩记突然变买资产,赵佶更为疑惑,这像是遭人打压,再细问下去,东宫和郓王府的矛盾若隐若现。
经过精心安排,赵楷在艮岳见到了父皇赵佶。
赵佶却也知道,为了筹建艮岳,朱勔在江南供奉局巧取豪夺横征暴敛,造成民不聊生的局面,最终激发方腊起义。
艮岳半个园子空空如也,一直是赵佶的心病,所以,经过几番周折,赵楷提议募集捐赠再度兴建。
因此,赵楷并未直接说起石记与太子的勾连,甚至提都不提韩记。
而且,石琨接手的这些项目,都只是最基础的商业模式,若对方过河拆桥,韩逍遥不介意让他们尝尝作茧自缚的滋味。
但,空欢喜一场的郓王赵楷,终于控制不住怒火,决意用剑与血洗刷耻辱。
这也是,韩逍遥敢于招募三千多人的底气。
梁师成自然不会卖赵楷的面子,于是替赵佶挡了回去。
“郓王殿下,艮岳耗费太过,朝野百官议论纷纷,官家暂时并无劳民伤财之意。”
钱光了,没事,银号、南山桥、百货铺每日都有大量资金回笼。
梁师成不能说太子赵桓的不是,而且,他必须将官家的利益放在首位。
就等这句话了!
在他的印象里,韩记挺能干的,每个月几十万贯送入内库,如今总算不用紧紧巴巴地举办道家仪式了。
于是,石琨开始大规模筹钱,悄悄到州府收购地皮,准备明后年坑人用。
而且,这么大的生意,太子已经明白无误地告诉自己,只管放手去做,地方州府谁敢有半分为难,直接报东宫的名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