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韩会长,我的意思,要做就做大一点。我出两百万,你拿一百万,获利六四分账,如何?”
王唤也不傻,当即一并办理质押借贷,很快,秦王二人便各自拿到了两间店铺。
韩逍遥再笑着说:“顺利的话,四百二十万贯再操作两次,一年之内可以升值到一千五百万贯。”
韩逍遥大致给石琨讲解了拆迁重建的构思,按照普通住宅收购,重建成豪宅大院,价差五倍有余,通过预售可以将资金回笼压缩到三个月内。
石琨不得不认同韩逍遥的方案,一百四十万贯,三个月变成四百二十万贯,金矿也没有这么快的。
到场众人都是人精,按照地理位置面积大小来计算,美轮美奂的园洋房十万贯一栋,已经物超所值,现在付钱,两个月后交房,等于直接省了一万贯。
当然,石琨没告诉韩逍遥,他的两百万贯中,有一百万贯是太子的钱。
做生意,自己掏钱的,都是不太聪明的人!
秦会之忽然想到,自己并没有宅院,也无值钱的家当,如何质押?
张诚笑道:“秦学正,且不说您为韩记学堂耗费心血,就凭您的官服,区区一千两实在算不得什么,我这便让人给您开具质押票据!”
在泼皮混混们连续恐吓威胁三天后,钉子户到开封府却遭遇软钉子……郭府尹还指望自己的十万贯能变成十五万贯呢!
走投无路下,钉子户最终只得拿着溢价两成的银票走了,溢价的三成,赏给了拆迁队的泼皮。
但也有少量住家不配合,给了溢价五成仍不松口,没办法,软的不行只能来硬的。
石琨咂舌,一百四十万贯,这钱比黄河淌得都快!
不过,他有些担心。
石琨全部身家不过千万贯,听到韩逍遥说两年之后四五千万贯的获利,不由得苦笑。
韩逍遥笑眯眯地说道:“韩信带兵多多益善,韩记钱,亦是多多益善!”
一口气订了两个门店,一处摊位,王唤刚到手的一千五百两银票又回到沈三娘手中。
韩逍遥的邀请仿佛具有魔力,石琨不由问道:“哪里的地皮?”
陪他一起的秦会之,瞥了一眼大堂中央的银山,再看看微缩景观也颇为心动。
于是,马行街尾、州桥、南城五月观,西市瓦子,四块普通住宅短短七天之内,便完成了交割。
“王兄,秦学正,这有何难?韩记石记皆有质押借贷业务,若是千贯以内,张某一句话的事!”
张诚恰好过来,拉着王唤寒暄起来,看着秦会之不时关注微缩景观,便询问缘由,得知其有意购买商铺摊位,不由哈哈笑道。
钱,不够!
东京城一老一小两位财神爷信誓旦旦,份量十足,因而,众人纷纷上前咨询。
石琨与韩逍遥同时仰天大笑。
日常所需,不过衣食住行……
石琨第一念头是韩逍遥准备囤积米粮,现在已经青黄不接,粮价上涨确定无疑。
如果说短平快,第一波第二波能收获巨利,那么,别人不是傻子,自然会效仿着收地皮重建,届时肯定没有这么高的利润了。
拿到地皮当天,韩逍遥再次于樊楼宴请东京城知名权贵,推介别出心裁的独栋园洋房,接受预售预订。
股东们散去,石琨看着恢复如初的金银山,问道:“这钱打算怎么用?”
可一间店铺最少也是五百两的价格,对他而言太贵了,给了王唤一百两分红,手上只剩两只金元宝。
发财了,发大财了!
辛辛苦苦百十年的生意,还不如倒腾地皮来得快!
同样,与韩记有经济往来的高官权贵们更是喜上眉梢。
于是,第二轮更大规模的收购地皮又开始了。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