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石二爷可勾选中意款式与面料材质再差人送来,不出一月即可送货上门。”
傍晚时分,耿南仲见到大宋太子赵桓,便将韩记的来龙去脉简要地禀报一番。
然而,石琨并未直接回府,而是驱车抵达耿南仲府中,一个时辰后,旋即离去。
赵桓霍然一惊,握紧了拳头。
而韩逍遥在李府之中的承诺也不是信口胡诌,确确实实可以促进商业流通,更是惠及百姓民生。
石琨这才从“沙发”的兴趣中转移过来,先拿起策划书仔细翻阅,不多时,再拿着账本一项一项查看。
他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当然,凡事有聚就有散,若是任何一方中途退出,为减少连带损失,须提前两个月告知对方。其他未尽事宜,交与双方财务人员,以互利互惠为宗旨另行磋商。石二爷,以为如何?”
从一定层面上来说,可以影响到东京城的商业运营,谁掌握了南三桥,无疑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韩记,可靠吗?”
见火候已到,韩逍遥便抛出早就准备好的计划。
韩逍遥摇摇头,笑道:“纯商业行为,谁投资谁受益。”
而且,赵楷图谋兵权由来已久,赵佶也乐见其成,个中滋味赵桓如何不冷暖自知。
至于,韩记要获取最大收益当老大,无所谓,石家本就是千年老二,正合我意!
于是,几经商讨,韩记与石记初步定下了结盟合作的意愿,只等石琨回府摆平家族大小人物就正式缔约。
而且,在投资领域,石家获得的不仅是钱财,更可以影响到主流的商业,这就是石琨看重的隐藏权益。
嗯?
赵桓马上就意识到其中必然有蹊跷。
耿南仲笑道:“四海杨家与韩记已成水火,而杨家背后正是郓王府。”
问题是,赵佶根本不让赵桓触碰军队兵权,唯一的特务机构还在赵楷手里。
最后,放下账簿,石琨在心里盘算了一下,觉得南三桥商务休闲中心确实大有可为,总投资不高,但收益远远不止三十万贯。
郓王行事无所顾忌,在东京城占有大批产业,四海与韩记交恶,韩记拉上石记,虽说并未与太子直接联系,但这里面蕴含的意味足以让人判断韩记是太子一党。
“此事足以证实郓王司马昭之心,前唐玄武门之鉴,太子殿下不可不防!”
石琨放心了,没有官家插手,这份收益绝对大赚特赚。
耿南仲斟酌赵桓心意,谨慎地回答:“从传闻来看,此子文治武功皆非寻常人物,窃以为,韩氏子若能为太子殿下所用,使之搅乱京城商贾,则郓王觊觎之图谋必添阻碍!”
“沙发,可座可靠,有助于休息放松,韩记专为客人订制,若是石二爷喜欢,稍后将款式图册拿来供您选择。”
“石某有心分一杯羹,韩会长不妨开诚布公。”
见太子松口,耿南仲心中石头落地,信心满满地说道:“世人所图无非荣华富贵,太子乃名份大义所在,区区韩记必然唯命是从。殿下放心,臣这就去安排妥当!”
别无他人的房间内,赵桓忽而忧心忡忡,忽而惊疑恐惧,最终咬牙切齿地说道。
“实在是欺人太过!”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