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看着这么多人兑换铜钱,孙志有些担心地小声问道:“会长,兑换铜钱的人是不是太多了?”
亏得训练营强调规律,银号虽然排了三列上百人的队伍,依然秩序井然,没有一个插队捣乱的。
韩逍遥点点头,神态平和地说道:“确实,不过原本就是打算让他们全部兑换的,这很正常。”
“可能俺们的银票刚开始,他们都不熟悉,过一段日子,习惯了就好…”
阿壮挺开心的。
“你们怎么做买卖的?好货故意弄的这么少,成心不想卖的吧?”
仿佛知道他在想什么,韩逍遥接着说道:“铜钱在常人心里是财富的象征,但在实际使用中会有很多弊端。例如,涉及较大额的交易,清点与运输极为耗费时力,银票可以避免此类问题。”
大多数队员出了银号,拎着沉甸甸的铜钱和粟米,直接返回棚户区,那里有他们的家人在等着。
祖父祖母在乱世中不幸过世,让阿壮也伤感不已。
发薪日,精美的商品,优惠福利,让这些队员忍不住“败家”!
确定掌柜店员能应付,韩逍遥走出百货铺,却正好听见有人对银号前排队的熟人商量。
“阿壮,你排队是换铜钱吗?”
这其实是废话,排队的都是拿着银票换铜钱的。
阿壮一路小跑着回家,感觉两里路没费多少时间就到了,虽然还背着十斤重的粮袋。
“确实如此,不过为了缩短这段日子,所以,财务部、银号以及商队都给予大力支持。走,看看‘百货铺’都有什么货品?”
竹棚内,除了妹妹在学堂读书认字,家里长辈都在。
韩记安保与雇员们的家属,或拿着银票,或揣着铜钱,走出了竹棚,走进新建成的百货铺子,观赏着,挑选着心仪的商品。
银号内铜钱准备充足,有序兑换一切无虞,所以韩逍遥迈步走进商铺。
但他不像李大郎是家主,可以拍板,想想反正银号又不会关门,银票也能买东西,当即离开队列跑回家。
虽然琳琅满目,但有些紧俏货,由于店铺首次开张没敢多备,很快售罄。
阿壮父亲眼睛也有点痒,但还是笑着说:“壮儿他娘,今日壮儿当兵吃饷是大喜事,以前的事就莫提了,走,这就去百货铺子看看布料!”
李大郎喜出望外,立即与那人达成交易,钱票两迄,那人捧着铜钱喜滋滋地走了。
孙志觉得这么说也没错,要买贵重一点的物品,除了使用金银,否则光搬铜钱就得累死。
“难怪叫百货铺!怕是都有两百了吧?真是生意兴隆啊!
“阿壮,打个商量,俺铜钱与你换银票,七百七十文,和银号一样,还省了排队的功夫,如何?”
百货铺掌柜赶忙拱手致歉:“各位,实在抱歉!小店刚刚开张,经验欠缺,马上会去补货。不过,居民区里还有多家韩记百货铺,要不,诸位过去试一试。”
有人笑道:“掌柜的,哪有把自家生意引到别的店铺的?再说,别的铺子可有九折优惠?”
好在阿壮父亲是个憨实本份的人,听明白儿子所说,便说道:“壮儿,喝水不忘掘井人!韩会长那是天上星宿下凡,他说的话肯定没错!
看来,每天早晚两遍十里越野还是有用的,至少跑起来轻快得多。
李大郎一脸尴尬,又是熟人,不免有些吞吞吐吐。
孙志糊涂了。
这时,阿壮身后有队员说道:“俺与你换便是!”
“嗯,还是喜欢听带响的……哎,李大郎,你不是已经换了铜钱,还回来干嘛?”
俺们拿着银票去韩记的百货铺买东西,除了米粮油盐,还要给你妹子买鞋再扯几尺布,做身新衣裳,毕竟上学堂嘞,也给你买鞋做衣裳……哎,俺瞅着你是不是又长个了?”
而以东京为核心的三十余座县级以上城池中,韩记百货铺在韩记商队的支持下,一家接一家地开张了。
一周后,韩记银号终于拿到授权书,获准三年内在皇家彩扑公舍放置一张办公桌。
经过密闭式洗脑的一百名韩记银号业务员,跟随着皇家彩扑前往大宋最繁华的一百个州府。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