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蔡攸衣食无忧,从未进过解库,对此无动于衷。
蔡攸不可思议地瞪着韩逍遥。
行商心力交瘁,手里捧着田契却无可奈何,最终还是急匆匆出门而去,大约还想再去其他解库碰碰运气。
伙计有些吃不准,也对陌生客人的打听抱有警惕,虽然带着笑,却有些冷冷地问道:“敢问郎君要兑换多少银票,到底在何处通兑?”
“不用出资?”
见蔡攸沉默不语,韩逍遥说道:“四京联动,年入三百万我勉强可以做到,但由于前期投入巨大,以及事物循序渐进的必然过程,利润的增长会遵循前轻后重的原则。
解库又不是扶贫社,自然不肯。
“据王唤说其质押家中古玩即在此处,六个月利钱三成。”
“一文钱也不用!”
韩逍遥点点头,想了想说道:“其实,或许有个法子,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钱财短缺的症结…”
徐滨明显不敢接话,只推说东家不在,无权做主。
看着热闹繁华的大街,三娘眼睛都不够用了,忍不住问道。
“果然通达四海!”点点头,韩逍遥继续追问:“那诸如钦州,泉州等偏远的较小军州可否通兑?”
那客人赶忙解释,说自己是行商,有一批货赶着去交接,暂时短缺三百两,请解库通融一下。
蔡攸绷紧的弦松了下来。
“四京之内,十万两随时兑付,若到了其他军州,三千贯以上,需提前三五日预约较为稳妥。”
韩逍遥见店面宽敞,装饰华美,客人来来往往很是兴隆。
能发财!
三娘的眼珠瞬间闪光。
“你是怎么待客的?还不下去?!”又陪笑对着韩蔡二人拱手说道:“鄙人四海掌柜徐滨,适才下人不懂事冒犯了两位官人,都是在下管教不严,还请多多包涵!”
伙计笑道:“何止四京,北至真定府,南至江宁府,西至成都府,天下有名的州府,皆有四海的票号!”
蔡攸见她十分可爱,笑道:“你这位大哥,今日带我们见识一下什么叫作生财之道!作为韩记的小管家,三娘子,你可要好生跟着学。”
开封府衙门前的长街,商铺密集,银票铺与解库(当铺)几乎一家挨着一家。
韩逍遥没说话,蔡攸却忍不了这个气,当即斜着眼睛沉声问道:“贵号既是通达四海,那么大宋四百军州,应该都能通兑吧?”
这官腔十足的语气,令徐滨心神一凛,更加相信自己的判断。
蔡攸对韩逍遥越来越有兴趣,欣然接受邀请,于是,韩逍遥拉上刚到东京城的沈三娘,连同蔡攸与老仆出了韩记彩扑。
这时,一旁留意的掌柜见气氛不妙,立时赶了过来训斥伙计。
投了彩扑五万贯,一年才有五十万贯,现在不用出钱居然就能白得二十万贯?
“韩大哥,我们这是要去哪儿?”
“……”
韩逍遥顺手买了一串葫芦塞给三娘,便率先进入最显眼的四海银票铺。
精明的伙计见四人衣着不菲,赶忙放下手里的活,迎了上来。
三娘同样不了解规则,但知道韩逍遥不会无的放矢,便问道:“这利钱……是高是低?”
这里明显比银票铺热闹,伙计招待他们坐下,奉上茶点又忙着招呼客人去了。
蔡攸摇了摇头,以他的认知,赵佶绝对不可能掏钱出来,不仅如此,若前期利润没达到他的预期,怕是会雷霆震怒。
三娘看了片刻,只觉得那人十分可怜。
“当真一文钱难倒英雄汉!”
韩逍遥笑道:“三娘,你且记住,若是韩记银票铺开起来,就需要他这样的客户!”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