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第110章 丞相制度的正确于否
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在这一种情况下皇权不断扩大,也导致对于王朝的损害也越大。
好家伙,则是直接拿初中历史考他啊。
据历史记载,洪武十七年,仅仅七日,需要朱元璋直接处理的政务就多达三千多条,这恨不得一天掰成两天用,而朱标处理的要更多,这如何能够承受住。。”
克服了朝臣权力过大,强化皇权。明朝皇权的加强只有在其后的清朝能够超越,纵观有明一代,既没有像两汉一样受制于外戚,也没有如同李唐一般内受制于宦官,外困于军阀,更没有出现过一例权臣废立之事,这无疑是废除丞相带来的稳定。
可丞相一废。
好家伙,哪怕皇帝不想承认,也得承认,万方有罪罪在朕躬了。
这两者是完全不同的。
更别说还各方面隐形的作用。
本来国家出现个什么天灾,什么问题,大不了换了丞相就行。
甚至皇帝个人的处境也没有好到哪里去。
而江晨也有着属于自己的看法。
废除丞相制度在教科书上的确是利弊都有,可在江晨看来废除丞相制度几乎只有坏处。
而另一边江晨看到明太祖朱元璋再度发出来的文字,他不由好笑。
虽说他也不赞成废除丞相制度,可自己老爹的脾气,朱标是知道的。
朱元璋深吸了一口气,随即点了点头,意识也随即沉入了脑海当中。
皇帝是有实的个体,而皇权则是一个概念上的存在。
“先生之意,咱废除丞相制度,似乎有所不妥?”
“对,询问一下先生,儿臣这身体,先生不是发了相关资料吗,到时候儿臣只要遵循应该就没有什么事情,相比之下,父皇还是先弄清楚先生是否真的不赞同废除宰相,这也许关乎于我大明天下。”
而这也是江晨给予的回答。
答案是什么都没有。
利:克服了朝臣权力过大的弊端,巩固了明王朝的统治,形成了比较安定的政治局面,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环境。
毕竟胡惟庸此刻骨灰恐怕都扬了。
虽说奸相也会导致国家动荡,可自古有哪个丞相造反成功了。
朱元璋愣了一下。
“父皇,不妨问问先生!”
“丞相制度的确会导致皇权受到挑战,可这也能够维系到一个国家的稳定,千百年来,丞相的作用几乎难以取代,说句不好听的,崇祯但凡有个丞相背锅,也不至于天天下罪己诏了。”
可当换做在聊天吹牛之时,这一种回答明显就不合适了。
这一种标准答案,可以说是万金油的回答。
此刻自然不会去蹙眉头,而是将话语再度转到了江晨身上。
“咱知道了!”
朱元璋文字呈现,再度艾特了江晨。
可这样的行为,真正起到了什么作用吗?
国家更加安定了吗。
朱标认真的点头,话语也充满了慎重。
这些都足以证明这其中的错误。
房间之中,端坐在电脑前的江晨也不由带着一份叹息与感慨。
“丞相!”
轻喃了一声,江晨不由摇头,身影随即起身给自己倒了一杯茶水。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