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第118章 让郑主成为统治安南的工具
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118章 让郑主成为统治安南的工具
西南之事基本上就这么着了。
无论是李定国和咱大清,现在的孙可望都做不了太多。
李定国和永历朝廷的思维令人牙疼,自己根本和他们交流不来。
三年前,入主云南,攻杀死忠于自己的‘伪官’后。
这些人派白文选和张虎来贵阳和自己这个国主讲和。
说什么秦王若尊永历,我辈当尊秦王。
永历朝廷还令自己这个可望赴滇保驾,将钱粮归于永历,兵马交于定国、文秀经营川、广。
这条件……李定国和永历朝廷真敢开!
所以李定国、永历,甚至是刘文秀的思维,都和现在的孙可望不在一个频道上。
很多他们觉得理所当然的,在孙可望看来,就是在把自己当傻子。
郑成功不是农民军出身,所以他的价值观和士大夫比较一致。
如今更是击破了郑军主力,杀敌无数。
“好了,孤是什么样的人,你张虎跟了我二十年了,又不是不清楚。”
他决定撤入滇西死地时,人家陈建和邹简臣,为了完成刘文秀的遗愿,举着刘文秀的遗表,苦苦哀求永历朝廷迁入建昌。
结果,库成栋等人死在了郑成功手里,罪名是以奴叛主!
刘文秀的数万兵马在后面跟着呢,这要是宰了白文选,双方开打,孙可望就没有和平转入广西的机会了。
咱大清的四万万五千万两不也一样给了吗?
毕竟,咱大清交给列强的是四万万五千万两。
……
这也是十几万明军转入滇西,李定国却只有万把人独撑危局的原因。
得八闽者,一时之私利也,诛叛逆者,万古之公义也,吾终不忍以一时之私利而废万古之公义焉。
而李定国的行事,才是真的眼里容不得沙子。
此言一出,张虎脸色一变,冷汗都差点下来。
孙可望微笑道:“可是我孙可望这头强龙却是能够压住郑主这头安南的地头蛇,不过即便如此,他这头地头蛇也不是毫无用处。”
怎么可能多呢?
“与其这样,还不如留郑主一命,让他成为我们统治安南的工具。”
后面贺九仪奉他的命令,带着自己的万余兵马,从南宁辗转千里,在热带雨林中钻了一年多的小树林,好不容易和李定国会师了,结果自己就被杖杀。
结果贺九仪一死,他麾下的万名将士,直接破防了,全都鼓噪而出,连根毛都没给李定国剩下。
郑成功才以生聚十年,积攒起来的大军,直取南京。
“事到如今,以前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你安心办好差事就好。”
不过再怎么样也不能降清吧,只能依靠四万驾前,重新负重前行了。
在白文选面前,孙国主都快要成诸葛丞相了,所以孙可望自问他这个国主是败在了优柔寡断上面,而不是笔杆子下的气量狭小,眼里容不得沙子。
在他看来奴就是奴!主就是主!
奴才就是不能叛主!
咱大清坐拥大半天下,已重新拥有一统天下之势,而自己苦心经营的二十余大军,一夕散尽,在广西局促于一隅。
在1652年漳州围城战时。
有先进的经验可以借鉴,从安南按照人头来,千万粮饷绝不会多。
张胜、郑国等武将,马兆羲、万年策等文臣,有一个算一个,全都跑不了。
孙可望正色道:“可我们现在有这个功夫去经营安南吗?”
“国主昔日曾言,安南人口虽多,但不堪一击,如今之事,正如国主所料!我等的见识,果然不如国主之远大!”
狄三品代表着国主一系,陈建、邹简臣代表着蜀藩,艾承业代表着艾能奇一脉,事情到了这个地步,除了晋藩外,整个西营中,能得罪的势力,李定国全得罪了。
“现在我广西钱粮短缺,若是让驾前军在安南大肆搜刮,搞不好会激起民变,烽火遍天。”
听孙国主如此一说,张虎也是放下了心来。
“四月二十三日,我军与郑军决战,以火器破其象阵……”
况且,孙国主自从到了广西后,精神状态越来越稳定,张虎自然就不担心了。
孙国主才会带着十几万人去云南送塔的。
“昔日永乐皇帝派兵攻占了安南,可是经营多年,非但没有产出,反而耗费了大批兵马和钱粮。”
身边的队友又是鸡同鸭讲,价值观完全不同,如此局面有时候想想真的令人绝望。
结果导致冯双礼、陈建、邹简臣、狄三品、艾承业直接和他分道扬镳,独自前往四川了。
而自己这个国主就跟别说,乱臣贼子之名天下皆知,后面更是晚节不保。
“多谢国主,多谢国主!”张虎大喜过望,连忙大声言谢。
四月三十日,一匹快马驶入南宁城在。
“我知道安南是一只能下蛋的金鸡,夺下安南后,若是能够平定叛乱,好好经营,那么以后每年都会有源源不断的钱粮来。”
然后……李定国直接下令逮捕陈建和邹简臣。
所以郑成功首先是一个封建秩序的卫道者,其次再是其他。
“保郑主?”万年策等人面面相觑。
“国主,我们之前只是打算从安南弄些钱粮来,好早日训练新兵。”
仆隶之人而叛其主,是大逆也!
偌大的一个西营,只有白文选一人还愿意相信他,选择和他合营共抗危局。
此言一出,众人纷纷点头。
然后国姓爷说出了一句惊天动地的话来。
“李定国和大清我现在没办法,只能先治治郑主和尚可喜了。”孙可望长叹了一口气。
而死在李定国手上的西营老兄弟,就有点多了。
张虎、刘天秀,王德旺、郑国、王爱秀等武将。
张虎也是开口,拍起了孙可望的马屁。
其实不止是他们,国姓爷的思维和观念,细说起了更是令人惊掉下巴。
“俗话说得好,强龙压不过地头蛇。”
“让郑主成为我们统治安南的工具?”万年策等人眼前一亮。
这还是他孙可望和陈建、邹简臣、祁三升跑了的缘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