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493章 税收四成
按照两人的协议,丁毅应该给他五万两银子。
但眼下肯定无法携带,普特斯曼也不敢带。
“回到荷兰后,通过了东印度公司的调查,你再回来,你的银子,我一分不少给你。”丁毅诚恳的道:“你应该相信我的诚意。”
普特斯曼心想,我不相信也没办法,他苦笑:“我当相信你,你是我好朋友,丁将军,愿我们友谊常在。”
事实证明丁毅很守信,他完全可以不给这五万两银子。
普特斯曼回国后,受到调查询问,一年后重返大员,丁毅把他的船上装满了银子和礼品。
从此普特斯曼一家过上了幸福美好的生活,很多年后他提到中国,都会说,他在那边有个很好的朋友。
而海军少校皮鲁特最终选择留下。
因为他需要大把的银子,和明朝的小娘,虽然后来他娶的一个日本的,一个明朝的,一个朝鲜的。
这样丁毅就可以组织成大员水师部队。
以许尔显水师4营为基础加上荷兰人的战船,共十14艘,普罗斯号为旗舰。
平时许尔显水师主官, 皮鲁特和仇振泰为副职。
不打仗时, 皮鲁特更多的是训练明人海战技巧,打仗时,暂时由皮鲁特指挥普罗斯号和所有荷兰人开的船。
所有东江军水师包括水手,都要轮流在普罗斯号上训练三个月以上, 学会操控和打仗。
为稳定东江镇军心, 丁毅又提升驻台兵马的粮饷,士兵加一两, 军官加二两。
必竟大伙都是远离家乡。
考虑到这边环境和济州不同, 岛内岛外都有大敌,这边需要了解当地情况的兵马, 所以今后每一年轮换三分之一, 保持岛内永远有三分之二熟悉当地的老兵。
安顿好荷兰人后,丁毅又开始安顿当地人和当地的汉民。
此时的大员上面,大概有四万多内地移民百姓。
一万多在北部, 两万多在西部,这三万多人,都是郑芝龙移民过去的,眼下是两不管,荷兰人不管,郑芝龙也顾不到。
西南部热兰遮城这里,有荷兰人移民过来的汉人, 目前有一万多,接近两万人。
这边当地的原居民也比较多, 分为生番和熟番。
熟番就是和移民一样会种田的,居住在平原的, 生番就是不种田,居住在山上的。
荷兰人前期打掉了附近一些反抗比较激烈的原居民,留下的都是比较温驯的, 但更的深山处, 更远的地方, 还有大量生番和熟番。
目前热兰遮城势力覆盖下, 荷兰人,汉人加当地人,大概有三万多, 这也是丁毅目前能管控到的人口, 共计囤田有十四万亩。
当然, 这是因为荷兰人兵少, 覆盖地方少的原因。
大员的更深处, 各山林深处, 还有大量的原居民。
丁毅很快召集各原居民头人和汉人长老们, 推翻以前和荷兰建立的各种协约,重新制定了规矩。
荷兰人在时,每甲田(约合十一亩)年收租为上田十八石, 中田十五石六斗, 下田十二石二斗。
丁毅小改了下, 每甲田, 无论上中下田, 收租为四成。
消息一出,众人哗然, 激动万分。
因为荷兰人收的多啊, 而且不合理。
你种田也不是百分之百能高产的, 有时天灾人祸的,可能一亩田一石都收不到,而荷兰人要求固定交粮数,在他们看来很不合理。
而且荷兰人收租数,大概相当于每亩田要上交5-6成,甚至更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