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要说左良玉在明末就是一个奇葩的存在。
他是军中行伍出身,虽不太识字,却颇有些智谋,又善於抚慰士卒,行收买人心之举,正是这些优点让他一步步做大做强,终於成为明末的一大军阀头子。
他早年曾在辽东守边,跟建州韃子作过战,颇有些勇力,立下战功,升了官职,后来又被调到內地来镇压流寇。
左良玉一进入大明的內地,就成为了流寇的死敌,他善於作战,剿灭了许多股流寇,也曾经让各路流寇畏惧。
因此,左良玉所部官军很快就成为大明的一支主力部队,而他自己也因镇压流寇有功,步步高升,逐渐成为手握重兵的一镇总兵官。
但越到后来就逢张出现了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左良玉出战“逢张必胜,逢闯必败”!
就是说在崇禎十四年之后,左良玉的大军一旦对上了张献忠的“西营”流寇,几乎是逢战必胜,虽也有些败绩,但相对而言却是败少胜多。
然而,左良玉的大军一旦对上了闯王李自成率领的流寇,却与之相反,几乎是逢战必败,再无胜利可言,完全是一边倒的形势。
所以就出现了有趣的一幕……
左良玉对於去攻打张献忠的西营,十分积极;可一旦让他去攻打李自成的闯营,则畏首畏尾,推三阻四,不肯前往。
不过,所谓的左良玉不怕张献忠,就怕李自成,“逢张必胜,逢李必败”,其实也是一个偽命题!
左良玉在早期与流寇作战时候,也曾经多次打败高迎祥、李自成和张献忠的人马,一次次的惨败,使得各路流寇都对左良玉十分忌惮,甚至是畏之如虎。
因此,当他们遇上左良玉部官军的时候,基本上都是绕道而行,以避左良玉的锋鋩!
而所谓的“逢张必胜”……
则是当时的左良玉还没有沦为养寇自重的一方军阀,尚保存著在战场上浴血奋战的勇气,因为他还需要累积军功来升官呢!
所以,这个时期的张献忠就是再神勇,他也是不可能打得过左良玉的。
而所谓的“逢李必败”……
则是左良玉在成功升任总兵官、平贼將军后,丧失了之前那股锐意进取的斗志,动起了保存实力,拥兵自重的心思,彻底沦为一个自私自利的军阀头子。
此时的他,已经再无意与闯贼李自成拼尽全力,决一死战了。
反观李自成这一方,却已不再是隱身商洛山时的落魄样,也没有了在鱼腹山时的窘態,而是完成了自己的华丽转身——进中原,破洛阳,烹福王!
正所谓战绩可查,先后斩杀两任陕西、三边总督,两围开封,纵横中原,攻州破县,无人可挡,坐拥大军五十万之眾。
更是在不久之前刚刚在朱仙镇,一举击溃了丁启睿、左良玉二十万大军,威震天下的李闯王已成为让左良玉仰望的人中豪杰了。
正所谓时也势也,时移势易。
左良玉的惰气,对上了李自成的锐气,自然是必败无疑啦!
…………
而今日河南南阳府的局势,正好印证了上面的一些说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