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931章 儒学新解
刘宗周等人的到来,在朝鲜士人中造成了极大的轰动。
无数的朝鲜士子蜂拥而来,只为了瞻仰宗师一面。
斯是盛况,令人咋舌。
即便是刘宗周等人也没有想到,自己会在朝鲜受到这般欢迎。
金尚宪、沈器远等人更是抛下了公事,围在这些儒学宗师旁边。
“我朝鲜士人求知若渴,还请念台先生、乾岳先生、钟元先生开坛讲学, 教化番邦小民。”
如果是以往面对这种情况,刘宗周说不得要谦虚两句,可是这一次他是带着政治任务而来的。
“老夫于儒学之道偶有涉猎,不敢擅教于人。诸位贤达拳拳之情铭感五内,只希望互相切磋、共同进步。”
听到刘宗周等人答应了,朝鲜上下欣喜若狂,立刻开始准备起来。
中土大儒开坛讲学的消息散播开来,令所有的朝鲜士人都按捺不住,开始朝着讲学之地涌来。
短短半日的功夫,四周就围的水泄不通,粗粗打量起码超过了五万多人。
就连左梦庚都是第一次知道,朝鲜竟然有这么多的儒生。
众目睽睽之下,刘宗周三人登上了讲台,席地而坐。端庄肃然,古井无波,即便被数万人盯着也没有丝毫怯场。
开玩笑。
这三位不知道讲学过多少次了,比这还要宏大的场面更是多有见识。
而在朝鲜士人的眼中,大宗师不愧是大宗师。光是这份俨然的气度,就足以令人折服。
“朝鲜与中土虽然一衣带水,互为近邻,语言、文化更是有互通之处。然个中玄妙,老夫雾里看, 多有不明之处。今日与诸位贤达同聚,不如畅所欲言可好?”
刘宗周把话说得很清楚。
虽然朝鲜的文化体系和中原是一样的,可到底国情不同、民俗不同,传播开来后肯定会有所差异。
他初来乍到, 也不知道这边的学术发展到什么程度。因此不敢贸然开口,希望朝鲜的文人能够展露一手,好让他们有的放矢。
数万人鸦雀无声。
尽管有一些在跃跃欲试,但最终也不敢贸然出头。
虽然谁都想出名,想要在大宗师面前博个头彩。可是自忖学问浅薄,就怕博彩不成,反而丢了大人。
眼见场面寂静,金尚宪决定为朝鲜士人挽回颜面。
他拱拱手,朗声发言,话题颇为尖刻。
“念台先生,士农工商自古有别。各司其职,则天下安矣,岂非至理?”
这话一说出来,场面便轰然一片。
有许多朝鲜士人纷纷赞同,同时渴求的看向刘宗周等人,希望能够得到解答。
显然这个问题不是平白无故提出来的。
自从夏国来到这边后,先进的政治制度对朝鲜人产生了极大的冲击。
当看到商人能够与士人等其他阶层平起平坐,武夫也并驾于文臣之时,朝鲜人的价值观必然会出现裂痕。
这与他们从前所学的思想,是完全背道而驰的。
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将会变成大麻烦。
而这样的问题, 在刘宗周这里显然已经不足为虑了。
他呵呵一笑,开始演讲。
“士农工商之言,始出于《管子》。其文曰:市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民也!”
这个典故,朝鲜的士人当然知道,显然答案还在后面。
果然,刘宗周的声音稍微拔高了一截。
“既然四民皆为国之柱石,又何分先后、上下?即可为士农工商,缘何不能作商农工士之说?”
此言一出,场面哗然一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