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700章 无题——请假一日
约在熹平年间(172-177年),冀州巨鹿郡人张角以学习黄老道为名,创立太平道。随着信徒日益增多,遍布全国八州,张角渐生异心,暗中筹备起兵反汉。
范书《皇甫嵩传》:十余年间(约170-184年),(太平道)众徒数十万,连结郡国,自青、徐、幽、冀、荆、杨、兖、豫八州之人,莫不毕应。——其实,司隶、益州亦有信徒。
张角在邺城(邺县属冀州魏郡,且为郡治。)起家,再与信徒会于真定(真定县属冀州常山囯。),取“大业可定”之意。张角原定于中平元年(184年,按干支法,本年为甲子年。)三月五日起事[3],不料其门徒唐周【范书《皇甫嵩传》作“济南唐周”,袁纪作“济阴人唐客”。】向东汉政府告密,灵帝刘宏下诏查办太平道并捉拿张角。
《搜神记·卷6》:起于邺者,天下始业也,会于真定也。
范书《皇甫嵩传》:(马)元义数往来京师,以中常侍封谞、徐奉等为内应,约以三月五日内外俱起。
二月,张角见事情败露,便提前发动叛乱。张角自称“天公将军”,其弟张宝、张梁分别为“地公将军”和“人公将军”。叛军皆以头戴黄巾以相识别,所以被称为“黄巾贼”。
《太平御览·卷687·服章部四》引《续汉书》:鉅鹿张角自称天师,弟子数十万人。始起兵,皆着黄巾以相识别,故世谓黄巾贼。
一时间,黄巾军声势浩大,打得地方政府措手不及,官员百姓纷纷逃亡。
冀州甘陵王刘忠及安平王刘续被俘,常山王刘暠弃国逃走。后,刘忠与刘续被朝廷赎回并复国。
十一月,杨奉、韩暹作乱,被曹操击败,转投袁术。
卢植拜北中郎将,护乌桓中郎将【按《百官志》,并无“护乌桓中郎将”一职,疑为“护乌桓校尉”。】宗员为其副将,率军至冀州讨伐张角。
十一月,朝廷令下军校尉鲍鸿讨伐葛陂黄巾,不克。
六月二十二日,东归队伍抵达雒阳,韩暹拜大将军并领司隶校尉,杨奉拜车骑将军。曹操写信盛赞杨奉,杨奉大喜,表曹操为镇东将军、嗣其父爵位费亭侯。
十二月,东归队伍抵达河东郡安邑县。
皇甫嵩奏请免除冀州一年田租,刘宏批准。
此后,袁绍、袁术等人均联络附近黄巾为盟友,共同反董。
扬州黄巾军攻打庐江郡舒县(郡治),太守羊续率军讨平之。
十一月,皇甫嵩攻破下曲阳城,斩张宝。朝廷拜皇甫嵩为左车骑将军,领冀州牧,封槐里侯,封邑八千户。
本年,郑玄自徐州返乡(青州北海国高密县),途遇黄巾军,黄巾军听闻郑玄大名,沿途跪拜两旁,约定不去侵略高密县。
《太平御览·卷362》引《郑玄别传》:(郑)玄一子名益,字益恩。年二十三,相国孔府君举为孝廉。府君以多寇屯都昌,为贼管亥所围,乃令从家将兵奔救,遇贼见害,时年二十七也。
初平二年(191年)十一月,青州黄巾军攻打兗州泰山郡,为太守应劭所败,遂转攻冀州勃海郡。公孙瓒与青州黄巾军战于东光县,大败黄巾。朝廷(董卓)拜公孙瓒为奋武将军,封蓟侯。
约九月,张角病死于广宗城。
中平五年(188年)二月,黄巾渠帅郭泰起兵于并州西河郡白波谷,攻打太原郡、河东郡,聚众十余万人。其部下有韩暹、杨奉、胡才、李乐等人。
自六月至八月,朱儁等人攻宛城而不克,刘宏求胜心切,欲罢朱儁,司空张温劝解。朱儁听闻,急令攻城,虽仍不克,却斩杀赵弘。黄巾余党又拥韩忠为渠帅。
《太平御览·卷317》引《江表传》:郭典字君业,为鉅鹿太守,与中郎将董卓攻黄巾贼张宝于下曲阳。——此条史料另见卷496。
陈志《程普传》:(程普)从孙坚征伐,讨黄巾于宛、邓。
范书《孝明八王列传》:中平中,黄巾贼起,郡县皆弃城走,宠有强弩数千张,出军都亭。国人素闻王善射,不敢反叛,故陈独得完,百姓归之者众十余万人。
陈志《朱治传》:(孙坚)表(朱)治行督军校尉,特将步骑,东助徐州牧陶谦讨黄巾。
马相又派遣王饶、赵播等人攻克广汉郡雒县(州治及郡治),杀益州刺史郤俭【王饶、赵播见《华阳国志·卷5》及“卷10下”,《太平御览·卷441》引《益部耆旧传》作“赵蕃”。】。
豫州刺史(袁术置)孙坚表奏朱治行督军校尉,率步兵骑兵,前往徐州,协助徐州刺史陶谦平定黄巾。
青州刺史焦和率军西进欲参加反董联军,但青州黄巾起事,焦和率军与黄巾军隔河对峙。后,焦和病逝,袁绍与公孙瓒争战,青州遂乱。
陈志《张昭传》裴注引《吴书》:(孙)权每出征,留(张)昭镇守,领幕府事。后黄巾贼起,昭讨平之。
幽州刺史郭勋与广阳郡太守刘卫为黄巾军所杀。刘备从校尉邹靖讨伐黄巾。
卢植率军数败冀州黄巾军,张角、张梁退守广宗城,其弟张宝据守下曲阳城。卢植使巨鹿郡太守郭典围攻下曲阳,自己率军包围广宗,制器械筹备攻城。监军小黄门左丰回京后却诬陷卢植消极作战,围而不攻,刘宏大怒,将卢植以罪征回,又以董卓拜东中郎将接管冀州战事。
孙坚率军在荆州南阳郡内宛县及邓县两地讨伐黄巾。
中平四年(187年)二月,司隶河南尹荥阳发生黄巾军叛乱,攻杀中牟县令落皓及主簿潘业。河南尹何苗率军平叛。
因为孔融多次忤逆董卓,董卓使三公府举孔融为北海相。孔融实无领兵之才,先后为黄巾渠帅张饶、管亥所败。郑玄之子郑益恩率家兵赴难,为管亥所杀。
皇甫嵩与朱儁又击败黄巾渠帅彭脱于汝南郡西华县,再平陈国黄巾,至此,豫州平定。皇甫嵩将功劳归于朱儁,朝廷拜朱儁为镇贼中郎将,封西乡侯,转讨荆州南阳郡黄巾军,皇甫嵩封都乡侯,率军东伐兗州黄巾军。
本年,前将军赵谦讨伐白波黄巾军,有功,封郫侯。
本年,刘宏在南宫查阅旧章,见到杨赐等人在光和四年(181年)及六年(183年)上书要求查办太平道的奏章,便下诏以“先策黄巾”为杨赐等人封侯。
七月,董卓率军与郭典合力攻打下曲阳,旷日攻城,仍未攻克。
八月,董承私招曹操进京为援,韩暹被迫投杨奉。曹操骗过杨奉,将刘协转移至许县定都。
初平三年(192年),青州黄巾军入兗州,攻杀任城相郑遂。兗州刺史刘岱迎战,败亡。济北相鲍信等人迎东郡太守(袁绍置)曹操入兗州,至本年冬,青州黄巾三十万降于曹操。
陈志《武帝纪》:汝南、颍川黄巾何仪、刘辟、黄邵、何曼等,众各数万,初应袁术,又附孙坚。陈志《臧洪传》:足下(陈琳)讥吾(臧洪)恃黑山以为救,独不念黄巾之合从邪!
陈志《臧洪传》裴注引《九州春秋》:是时英雄并起,黄巾寇暴,(焦)和务及同盟,俱入京畿,不暇为民保障,引军踰河而西。……黄巾遂广,屠裂城邑。
三月,何苗平定荥阳黄巾,朝廷拜何苗为车骑将军,封济阳侯。
建安元年(196年)正月,曹操讨豫州汝南、颍川郡黄巾,何仪降。朝廷(刘协)拜曹操为建德将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