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634章 良性循环

已经不在朝堂,扎根于学宫的孔鲋,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才能,将文章写得锋芒毕露,很符合他孔丘之后的特性。

他以春秋战国时期的华夏诸国举例,认为那时候的华夏国君相互结亲,结盟,最终还是伐战不止。

足足两百年不间断的征伐,由此一针见血的评论本都国王的乞求之言。

无论嘴上说得多么好听,实际上一点屁用都没有。

当初大家都是签订盟约的,但连这些衣冠同袍都不能坚守盟约,更不用说本都王国这样的异族了。

纵观本都国王此人之前的言行,说话如同放屁。

他口头上的承诺,一文不值。

所以,孔鲋最终的观点是,斩草除根,绝不留后患。

但鲍白令却有不同的看法。

既然坐在那个位置上,他考虑的,自然而然,便成了如何将大秦江山延续下去。

谁都知道,这场大秦学宫掀起的论战,最终的结果,只能是不了了之机。

如今淳于越不显山不露水,鲍白令和孔鲋却非常活跃。

他们的言论,将发表在明日的大秦时评之上。

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舆论也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手段甚至是武器。

所有人都知道,论战其实并没有什么大不了。

赵昆多年布局,如今已经在大秦初步建立起相对完善的教育体系。

反正,在他所熟知的历史中,华夏华族虽然历经艰险,偶尔有所起伏,但一直延续到了两千年后。

至于孔鲋,与叔孙通的关系也不错,颇有种忘年交的感觉。

儿孙自有儿孙福,大秦哪怕是最后消泯于历史的长河之中,那也是正常的历史规律。

他最大的手段,是远超这个时代两千余年的见识。

如果斩草除根,除恶务尽的话。

所有人都不明白当初赵昆如此安排的意图。

“陛下.”

在报纸发行的当晚,据说大秦学宫便举办了一场论辩。

在座的九位议员,基本上都是出自百家。

待将报纸的所有版面都看过之后,赵昆放下报纸。

“孔鲋与鲍白令两位先生,真是给朕出了个难题啊!”

要知道,在报纸上发表观点的,都是如今百家的大佬级人物。

不过,乌成的话大家可以不在意,其余人的言论,却值得重视。

他深知,自己在这个时代最为倚重的,不是自己的勇力,也不是那些自己只是一-知半解的知识。

叔孙通小声问道:“可如此一来,容易滋生后患。百姓淳朴,随波逐流乃是常事。若被有心人利用此漏洞,恐怕.”

没想到,面对赵昆的这种明显的冷处理方式,大秦学宫却不甘寂寞,主动搞起了事情。

最好的方式,则是靠思潮引领。

所以,此事一出,他们就被搞得很难受。

他们在意的是,大秦学宫通过此事展露出的一种态度,一种迫切想要在大秦这座巨大的舞台上,发出自己声音的态度。

毕竟,大秦学宫作为赵昆构想中,为朝堂输送新鲜血液的造血机构,配得上这样的地位。

处在这种良性循环中,催生的思潮怎么可能会对国家不利?

但赵昆性格即便是再好,面对这种挑战他权威的行为,恐怕都不会轻轻放下。

仔细一看,所有人的观点居然都不一样。

但是开言路,却不是那么容易的。

赵昆摆了摆手,脸上的笑容,在其他人看来,显得有些高深莫测。

随后,他伸出手,用指尖在报纸上敲打起来。

之前焚书坑儒,实在是把他们给搞怕了。

但始皇帝的意志,在大秦这个庞大帝国的身上刻下了深深的烙印。

等赵昆一锤定音之后,大秦时评上一定会再发表一篇文章,宣称陛下认同大秦学宫某某先生的想法。

所以,鲍白令的观点是只诛首恶。

这种无意义的屠杀,完全没有必要。

“那便走着瞧吧!”

这些人如今或许地位并不显赫,但朝堂的官员,大都是出自他们门下。

祭酒孔鲋召集学宫的学子,针对此事,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据说昨晚大秦学宫灯火彻夜未熄,各学院学子唇枪舌剑,论战得极为激烈。

靠机制引领,看似行之有效。

做这场戏,就是为了让大秦学宫发出自己的声音,获得除了文华声望之外的的影响力。

但是让他们迷惑不解的是,在看大秦时评的时候,赵昆脸上一直都带着笑容。

不给你的,你不能主动要。

个人言论,尚且谨小慎微,更不用说如这次学宫这般,掀起如此声势的大论战。

始皇帝余威尚在,虽然经过赵昆的改革,如今对大秦普通百姓来说,已经没有了妄谈国事的顾忌。

毕竟如果不是本都王国,他的独子也不会死。

论战之风兴起,或许暂时还看不出什么。

若是最后证明事不可为,那也是他努力之后的事情了。

今日议题,主要是讨论对本都王国的处理办法。

哪怕大秦在一统华夏的过程中,或许会对别国的军队赶尽杀绝,却从来不会对普通民众下手。

陛下给你的,你必须接着。

开始时,他们还认为大秦学宫能够与地位极为重要的科学院并列,显然赵昆对学宫期许极高。

没想到,他们的师长们,却给他们出了个难题。

一个时辰后,决议会结束这次的议题。

否则,现在的一切都是空谈。

所以,他才允许大秦学宫开启论战这种以往在人们眼中大逆不道的行为。

以往,他还觉得始皇帝孜孜以求大秦万年,根本不现实。

两人本已退出朝堂,地位超然,但为了大秦学宫,此时居然不惜在报纸上公开演一出撕逼大戏。

当然,乌成如此极端的言论,大家都可以理解。

议员们面面相觑。

靠统治者引领,在他在位期间,这个国家的或许会迎来一波大发展。

在往后的版面中,其他学派纷纷登场,各自发表自己的观点。

虽然始皇帝已经退位一年有余,再往前数,在扶苏监国的那几年中,始皇帝也不大理会朝政。

皇权始终是双刃剑,当权力高度集中时,一个国家的走向,只能靠着君主的个人能力了。

这样的国家,比之前的六国还要大上许多。

所以,他才会设立决议会。

不过,因为他一个人的错误,不能因此而迁怒其他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www.74txts.com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

帝仙

紫薇疯爆

大菩提

浅淡的月牙

骑砍三国之御寇

吃瓜子的犀牛

舌尖上的斗罗大陆

书荒我自己写

人在漫威,亿枚复活币

一瓶雷碧

在奥特世界当法王

文三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