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空旷的船舱内,两人相对而坐。
没有足够的官员去管理,没有足够的老师去教化当地民众,难道只为了看地图的时候图个乐呵么?
老上单于当然知道弥沙迦问这个话的意思。
陈平这句话一出口,其他人都是一愣。
赵昆喝了口茶水,朝陈平努了努嘴。
达西亚靠近黑海的一处海港,一艘装饰华丽的大船,孤零零飘荡在海面上。
大宛正式归附大秦,更名为宛郡。
更吓人的是后面那四个字,与国同休。
在其帮助下,他用了一年有余的时间,便做到了如此的地步。
赵昆这是想要将大宛王室当猪养。
那么,第一个打穿欧洲的华夏王朝,绝对就是大秦。
在这数百年的纠缠中,双方已经结下了极深的仇怨。
他知道紫寡对大秦的态度,基本上就是将自己当成了一个大秦人。
久而久之,这种大肆吞并,就会引起消化不良,会严重拖慢大秦发展的脚步。
紫寡连忙回去,并且用最快的速度给大宛王寄了封信。
毕竟中间也就只隔了一个本都王国而已。
不过,这件事情的难度其实很高。
大秦军力很强大,但后备的官员储备,以及教育储备,严重不足。
可一国王室毕竟是国家的当权者。
但这种事情,能够和平解决,最好是需要和平解决。
赋税可以给他们,可别的条件,就不是那么美妙了。
更不用说他父亲冒顿单于,就是被赵昆击败的。
图谋西域,是赵昆很早以前就定下的策略。
此时,他正在等待一直帮助自己的那位关键人物。
按照大秦以往的行事作风,可以预料,不久之后,天下将再无本都这个国家。
但时间再久一些,大宛王室就只剩下一窝废物了。
他们是从色雷斯国分裂出的一个国家,左靠地中海,右临黑海,把持欧亚交通要道。
“此次叫单于来,是想问一句,单于对本都之土,可有想法?”
从他这里找突破点,似乎更容易一些。
在他眼里,天底下大多数事务,都是可以用来交换的。
下至平民百姓甚至奴隶,上至王公贵族,都成为了信者。
此前赵昆提出远征军继续向西,满朝文武,都在考虑大军的补给问题。
安宛君名义上是宛郡的郡守,但实际上就是跟后世有封地的王爷一般。
在场的都是跟随赵昆一路历练上来的重臣。
似乎匈奴拥有的一切,都是大秦给的报酬。
达西亚与本都算得上是邻国,自然很快就接到了消息。
但是弥沙迦,却有一个强大的助力。
“此事,便由陈平来与你们详谈吧。”
他们占据的,是安提柯家族的领地,本来是本都王国水土最好的天然草场之一。
自从上次本都王国一战,距今已经有整整六年的时光。
康居国大片领土,被纳入宛郡。
如今,大秦的西征大军,已经从凯尔莫罕城杀进本都。
因为地理位置特殊,此地共有数十个小国。
他们四处出击,到处劫掠,搞得周边的小国不得安生。
前几日,从西亚传来的消息。
弥沙迦缓缓睁开眼睛,行了一个佛礼。
甚至,在几次与罗马的交手中,匈奴还占了不少便宜。
大宛王的安宛君,便是第一个。
从大秦离开之后,到如今,不过区区两年的光景。
他来到东欧时,所见都是民智未开,极其蒙昧的国家。
说到这个,就不得不提弥沙迦的运气。
在此之前,大秦西征军灭康居国。
占领的领土,只有能够管理,才能算是自己的。
离开了东亚怪物房,匈奴人在东欧可以说是如鱼得水。
这跟大秦的一块飞地有何区别?
从理论上讲,大秦真要对大宛和贵霜下手,几乎不用费什么力气。
果然,看到世界地图后,紫寡立马就慌了。
弥沙迦微微一笑,没有答话,而是示意老上单于坐下说话。
不多时,弥沙迦听到外面的甲板上,传来一阵凌乱的脚步声。
这是赵昆给大宛王室的承诺。
没有俘虏的时候,就用奴隶冲抵人数。
没过多久,匈奴就闯出了一个天神之鞭的名头。
正因为如此,他才会让紫寡在“无意中”看到书房中挂着的那张世界地图。
大宛若成了大秦的领土,相当于补给线凭空缩短了近万里。
船内,弥沙迦双手合十,默诵经文。
不过,场中的众人听到陈平的这种说法,反而同时出了一口气。
世人皆知,匈奴已经被大秦吓破了胆,几乎是以丧家之犬之态,逃到欧洲的。
除了这些国家还有当地官府管理之外,最重要的治安权,都已经交给大秦。
没办法,赵昆只能想其他办法。
不过,西域的情况,却有所不同。
大秦有实力吞并那些领土,但根本没有能力消化掉它们。
只要大宛王室以后不违法大秦律法,就一直能在这个位子上混吃等死。
大秦灭掉本都之后,处理办法,恐怕也会参照此例。
因为当初分裂时,领导者是一个女人。
每到祭祀之日,就会由贵族牵头,用棍棒敲死俘虏,然后剥下人皮。
若是潜心经营,慢慢发展,倒也未必不能东山再起。
大秦历代君、侯,数量不少,但没有一个能够世袭罔替,将爵位传给下一代,且不掉爵的,基本不可能。
想不到,这件事情,就如此轻易就被解决了。
正常情况下,他们绝对不会答应这样近乎于羞辱的条件。
但是,这对大秦来说,根本没有任何意义。
哪怕国家再小,平日里再怎么对大秦认怂做小。
大秦不封王,加上有紫寡的先例在前,封一个安宛君倒是在他们的理解范围之内。
实际上,大秦对匈奴的掌控,从未有一丝一毫的松懈。
难道老上单于不知道,十年之间,接连经历大战,匈奴全族已经到了强弩之末,最好是开始休养生息?
他很想,可大秦不给他机会。
当初赵昆放匈奴一条生路,便是让匈奴在欧洲经常搞事情。
相当于这匈奴,就是赵昆扔到欧洲的一根搅屎棍。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