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和去年始皇退位,第一个新历新年相比,咸阳显得要冷清了不少。
“要说李信将军这些年也是吃了不少苦,这次真是扬眉吐气了!”
将准备工作全部做好,数千工兵齐刷刷朝后退去。
如今的大秦便是如此,公输秦这样的人,同样如此。
率先顶到前面的这四万人,都是本都王国的老卒,战阵经验都算是比较丰富。
对于如今的大秦来说,胜利从来都是按时按点的,不会迟到,更不会缺席。
自华夏一统,这才过去多少年啊?!
现在的大秦帝国,自己怎么越来越看不懂了?
军阵之前,李信想着这些有的没的。
甚至,经过迦太基人搞事后,这种想法,成为了科学院的主流。
直到钟声停止,街上的人都交头接耳,小声交谈。
以前,这群技术宅们只知道埋头研究。
不过,比平常,还是要热闹了许多。
经过两年的时间,如今的赵昆,已经彻底理顺了朝堂。
“西征军兵临本都,先锋将军李信首战告捷,阵斩六十万!”
然而,所有臣子脸上都没有喜色。
平时他还能够温和待人,但只要是在朝堂上,他从来都是不假辞色。
人们喜气洋洋,议论纷纷。
传信兵士们一边狂奔,一边扯着嗓子大喊。
他虽然不是军人,不能亲自上阵杀敌。
很多睡眼惺忪的大人,在自家小孩的催促下,摇摇晃晃来到街上。
但是,没有任何人对此有反应。
这一路上,他一直都在压抑心中的那股杀意。
正是泼水成冰的季节。
对大秦军队来说,打胜仗没有什么稀奇的,输了才是奇怪的事情。
老梅塞罗还没有走了几步,耳边就不断响起重物在空中飞行带出的刺耳的长啸声。
然而,尽管是守城一方。
他要那些打秦国主意的宵小之辈胆寒!
很多头脑灵活的咸阳百姓,已经是一脸喜色了。
自从上次迦太基人入侵事件之后,大秦派出西征军远征本都王国。
每一名弓箭手身前,都有一个身体极其强壮的盾手,举着一面巨大的圆盾站在前面。
可是,很多本都士兵的额头上,甚至都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到最后,几乎连成一片,仿佛直接敲击在人心底一般。
这次随军出征,公输秦是自己请命来的。
“九声?!意思是西方的兵事大胜了!?”
此后这几个月,大秦国内的气氛便一直都很压抑。
在很多无知的土兵口中,秦军简直就是能够吃人的怪兽。
“多了才好!多了杀起来爽快!”
他抬头看了看公输秦,温言道:“先生稍事休息,待吾破城,再与先生详谈。”
“钟响了几声?”
取而代之的,是一会三省十三部的框架。
今日是大秦新历新年。
可自己亲近之人的死亡,让他不由愤怒到了极致。
之前秦军干净利落的杀掉他们一万人的血腥场景,才过去没多久。
咸鱼六年,登基两年,赵昆身上的龙威日益变重。
如今的朝堂上,主要是五十岁以下的年轻臣子。
二世元年,大秦着手实施第二个五年发展计划。
这么远的距离,秦军的攻击根本威胁不到城墙上的本都军队。
突然,一声洪亮的钟声响起。
对守在墙头的这些人来说,又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但亲眼看到自己参与设计的大杀器,在战争中发挥作用,对于他来说未尝不是一种慰藉。
众所周知,在战场上,最先死的,就是最想活下来的那一批!
打仗,本便是一个死中求生的事情,哪能有那么多念头?
这时候,本都士兵便听到秦军军阵中,传来了沉闷的战鼓声。
公输秦面无表情的摆了摆手,语气中甚至有些不耐烦道:“云楼等物首次实战,吾还须记录数据,请将军速战速决吧!”
他们的武器,比自己想象得要恐怖多了。
“可不是嘛,两代帝王恩宠,换做我都感恩戴德,誓死效忠了!”
大年初一是所有秦人一年之中,最为欢快的时候。
此时此刻,所有人的脸上都带着极其紧张的神色。
这一刻,被压抑了数月的情绪,彻底释放出来。
短短半个月的时间,科技院就为西征军提供了数十种威力极大的新式装备。
街上,所有人的动作都是一停,齐刷刷的朝着钟声响起的方向看去。
所有人都抬眼望去,就看到一行全副武装的骑兵,头顶红缨,在主干道上策马奔腾。
每一期时事报纸发行,都会立马被人抢购一空。
几乎是下意识的,老梅塞罗抽出腰间的长剑,倾尽全力大喊一声。
换而言之,就是他们对武器研究,并不算多么积极。
带着这种心态,投入到武器研制中,自然是热情满满,事半功倍。
说白了都是一群宅男,平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心中又能有多少戾气?
但这次的事情,却将他们心中的戾气全部激发了出来。
“不用多说!”
秦军,终于准备攻城了!
本都王国军制倾向欧洲,主帅对士兵的影响力,极其恐怖。
赵昆高坐龙椅上,俯视着群臣。
火药武器?
“你们刚才听说了吗?李信将军阵斩多少?”
但是,刚才那一万人的惨死,让老梅塞罗知道。
眼前的秦军,早已经不是自己之前费尽心思了解的那支军队了。
钟声响起的方向.是西方!
铛——!
铛——!
铛——!
钟声接连不断的响起,不紧不慢,极为洪亮。
这种云楼使用科学院最新的组合工艺,虽然半个时辰便能够组合完毕。
对于他们自己而言,反倒没多大的目的性。
老梅塞罗脑海中出现这个词语,随后他嘴角下意识裂开,想要嗤笑.
十日之后,大秦帝国都城,咸阳。
所有人都知道赵昆为何会这样。
国内事务不用说,做得好,那是应该的。
毕竟所有事情,都是决议会统领,十三部只需要执行即可。
但国外的事务,却并非如此。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