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593章 始皇传位,天下震动!

秦都,咸阳。

一只黑嘴灰毛的鹰隼,振动着翅膀越过巍峨的宫殿群,俯冲而下。

穿插在厚重的古城墙与楼阁之间。

半响,鹰隼的速度减缓,轻轻落在一座暗红楼台上,一边扑腾着羽毛,一边歪头打量着台上仰躺的青年。

唳——!

随着鹰隼鸣叫,青年猛然睁开双眼,起身拍了拍身上的灰尘,朝鹰隼抬起手臂。

似乎早已习惯了这个动作,鹰隼在青年抬起手臂的刹那,便扑腾腾的落在了他的手臂上,用嘴摩擦着青年的衣袍。

青年脸上带着笑意,宠溺的抚摸了一下鹰隼的翅膀,随后拿出准备好的肉蒲,喂给鹰隼啄食。

等鹰隼吃完后,他才将注意力集中在鹰隼左脚的竹筒上。

伸手取下竹筒内的白绢,青年展开默读了一遍,然后望着这座沧桑的咸阳王宫,眼神迷离。

“义父,父皇!”

大多数情况,都是对外用兵,或者国内有什么重大的事务需要处理,才会使用‘制’这种圣旨。

他知道,嬴政一直都是行事极其果决的帝王。

而且,作为儿子,赵昆也绝对不能拒绝。

这时,殿外突然传来匆匆的脚步声。

人虽然多,却一点都不哄闹。

之前他能够拒绝成功,完全是因为嬴政也有自己的考量。

嬴政率领老秦人,完成了历代先王的夙愿!

嬴政不可能看不到这一点。

也没听说始皇帝身体有何不适。

赵昆想要推行什么政策,几乎无人反对。

拒绝,便是不忠不孝。

但是,这又有什么意义?

历数嬴政的前半生,作为帝王的功业,可以说是前无古人,甚至赵昆都敢说,后来者,可与嬴政相比的,也寥寥无几。

之前嬴政和赵昆父子二人,传位、拒绝,传位、拒绝。

直到现在,赵昆都没出现在朝堂上。

群臣再次拜礼,然后起身站立。

嬴政环顾了书案上的奏折一眼,眼中的神色,有些复杂。

喜离开后,嬴政独自坐在书案后的位子上。

这书房坐席,是帝王专属。

嬴政抬起头,正好看到赵昆一身常服,快步走了进来。

太子赵昆,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可为二世。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释服布告天下,传达朕意。”

赵昆微微颔首,然后放飞了手中的鹰隼,转身下了楼台。

而且直接在大朝会上宣布,完全没有给任何人反应的时间。

在老秦人心目中,嬴政的存在,便如同这天地一般,让他们安心。

之前嬴政时不时打发人去决议会带个口信,或者在朝堂上宣读一些诏书,大家也都不太注重这些方面。

即便扶苏监国,嬴政的影响也是非常深远的。

自家儿子很优秀,嬴政相信他一定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一个强过自己的皇帝。

经历了平定百越的狂欢,如今关中的喜庆之意未退。

文武百官分列两侧,屏息凝神,静静等待。

赵昆心里,现在浮现起一种奇怪的感觉。

因为诸夏一统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天下并不算安稳。

但是,大秦自统一六国之后,能够用到‘制’的圣旨,少之又少。

父子二人以前相处,遇到这些东西,都十分默契地各自遵守。

为什么突然要发一道如此严肃的圣旨?

但真到了这一刻,嬴政的心情也难免有些惆怅。

之前父子两人都是口头对答,但嬴政下发圣旨,即便是赵昆,也不能够拒绝。

但面对这样一道圣旨,会有人反对么?

“知道了。”

嬴政之前采取的一些做法,不是因为他本性残暴,而是为了维护国家稳定,不得不那样。

但谁都没想到,这件事情会发生得这么突然。

因此,如今外郡百姓对大秦的归属感可以说是空前高涨的。

开始的时候,嬴政采取了法家的建议,以严苛的律法来治理国家。

大秦的圣旨有三种,分别是‘制’,‘诏’,‘诰’。

这么多年过去,从这书房之中发出了无数搅动风云的命令。

如今,大秦百姓享有的权益,并不以地域为区分。

中午时分,咸阳宫的宫前广场,被密密麻麻的百姓围得水泄不通。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老秦人自然不用说,他们生于斯,长于斯。

一些礼仪要求,动不动就大礼参拜。

这时,嬴政瞥了眼身旁的内侍喜,后者立刻心领神会,从小太监手中托盘上,拿起一卷黑龙金文圣旨,缓缓展开。

所以跪拜什么的,并不是什么特别罕见的事情。

当初乌桓使者的一句恭维话,如今成了大秦朝廷的唱礼,说来也与赵昆有些关系。

按照之前法家的那一套,时间长了,必定会出很严重的问题。

这个时候,所有人都已经跪在了地上。

赵昆的出现,从另外一个角度,解决了这个问题。

“过来坐!”

虽然退位是他主动提出的,并且是真心实意的。

在那帮人眼中,礼仪是大于天的东西。

如今,他们逐渐明白过来。

数百年来,在赢氏的统治下,秦人经历了无数起起落落,向心力极强。

赵昆轻叹了一声,自言自语道:“你终究还是做出了决定吗?其实我真不想当皇帝啊!”

尽管他们都知道,嬴政早就有传位的想法。

第二,嬴政传位给了赵昆。

却听喜接着念道:“朕闻太古有号毋谥,中古有号,死而以行为谥。

虽然因为赵昆的存在,老秦人心里并没有达到天塌了的那种地步。

大秦即将举行的第二次科举,更加完善,对所有人都一视同仁,能不能考上全看本事。

平心而论,如果赵昆咬咬牙,联合决议会众人,也有把握抗旨不遵。

“谢陛下隆恩!”

他们自然看得出来,虽然这些改革都是赵昆来推动的,但主要的功绩,理当有嬴政的一份。

大家都不是傻子。

站在殿外的赵昆,苦笑一声,最终还是没有进入大殿,直接转身离开了咸阳宫。

不论是老秦人,还是六国故地的百姓,在这漫长的时光中,都已经逐渐适应了嬴政当朝的日子。

这还不能够说明什么问题么?

尤其是对于眼前的这些士子们,他们自小读书,却出头无路。

这些人都是得知消息后,自发来到此地的。

有嬴政镇压大秦,都是如此。

虽然国家还算井井有条,但是,所谓刚不可久。

在场众人,有一个算一个,都是熟读经典的重臣。

事实上,六国故地的百姓们,长期处在高压统治之下,对大秦的认同感并不十分明显。

大秦的跪拜其实很常见,在以前椅子还没有流行起来之前,人们都是跪坐的。

按照最新惯例,决议会有任何决策,都会在咸阳宫前的广场公示牌上张贴。

若不是他教乌桓使者这样恭维始皇帝,也不可能有群臣跟着唱礼。

而且,不管是奖励,还是惩罚,很多时候都是当面说。

至于来自六国故地的士子们,脸上的神色也极为复杂。

嬴政拍了拍身旁的位置,示意赵昆上去。

在他自言自语当口,背后传来一阵脚步声,转头望去,却见一个身穿官袍的青年朝他走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www.74txts.com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

帝仙

紫薇疯爆

大菩提

浅淡的月牙

骑砍三国之御寇

吃瓜子的犀牛

舌尖上的斗罗大陆

书荒我自己写

人在漫威,亿枚复活币

一瓶雷碧

在奥特世界当法王

文三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