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是!”
“哦?说来听听。”
“若是有意隐瞒了行程,我怎么可能知道,你应该听说了吧,南海那边发生了一场海战?”
今日,便是博士宫主导成立学派的研究会。
赵昆率先跳下马车,抬头看去:“这学宫的位置选得还真不错,看来,大家都用心了!”
因为下令海军作战的人是王离。
赵昆眼睛一亮,转头望着那位哈米尔卡夫人:“苏理娅女士既然是远方而来的游学学者,不如一起参加?”
“是我孤陋寡闻了。”
思忖良久,他最终抬起头,朝帐外呐喊道:“去把何从叫来!”
听到赵昆的话,李慕想了想,点头道:“南越这边有建立学宫,听说最近有一件学术上的大事,在每个学宫讨论。”
所以,虽然本质上是一样的学者,但思维方式,却大相径庭。
“此言倒是有理!”
从去年开始,科学院联合博士宫,一同在编撰一部煌煌巨著,如今名为《科学》的巨著,终于面世了。
说着,又有些懊恼的自言自语:“当日听了那莫虎的话,我便想起了那个计划,怎知道太子已经来南越了,否则绝不会擅自决定此事!”
“好。”
百家之中,所有留存至今的学派,都有学子至此。
一边走着,赵昆一边像苏理娅介绍:“由此处上山,总共有一百阶台阶,意寓大秦共有学派上百!”
可赵昆却不以为意的笑了笑:“没事,我们走吧!”
一来到这里,苏理娅便再次被狠狠震撼了一把。
正当苏理娅准备继续跟赵昆交流的时候,一旁的王离忽然开口道:“公子,这里人多,会不会不安全?”
见赵昆等人过来,各派的学宗大佬们,只是轻轻朝这边一瞥,压根没有搭理的意思。
章邯摆了摆手,道:“无需多礼,先坐下在说。”
赵昆颔首笑道:“但诸夏之地,文华昌盛,自两千余年前,便已滥觞。发展至今,各派学说不知凡几。百家之说,其实也不是很准确。”
皇室以身作则,是见效最快的。
何从冷静分析道:“比如阴阳宫之事,到现在都没查清阴阳宫的具体位置,还有那赵佗,到底死没死,与莫虎有没有联系!”
如果让她写一本大秦见闻录,如果没有意外,后人想要通过她的书研究这段历史。
不,可能大秦任何一个学派,都有自己相应的位置吧!
何从朝章邯拱手一礼。
听到这话,苏理娅顺着他的目光看去。
反正,在他们心目中,今日聚会,乃是学术盛会。
没得办法,学术繁荣的前提,读书人受到尊重是必不可少的前提。
很快,他们便登上了马车,在数十名黑衣武士的护送下,去了南越这边的大秦学宫。
他对苏理娅口中的拉倍奥,有一些了解。
章邯不置可否的笑了笑,旋即又问:“大秦学宫那边派人过去了吗?太子很重视学宫,我们不能有差错!”
“学术上的大事?正好!”
何从想了想,答道:“暂时没有异常,不过,他曾派人来邀请大将军商议军事,我按大将军的交代,给回绝了。”
听到赵昆的话,苏理娅不由暗自庆幸,自己刚才做出的表露身份的举动,是多么明智。
就连自己的生活,都无法保证。
“呵呵。”
“先这样吊着他吧,当务之急,还是太子这边!”
苏理娅面色微红。
一路上,赵昆都在跟苏理娅闲聊。
“是的!”章邯沉沉的点了点头:“我也是刚刚得到消息。”
正是因为这种行事作风,几千年后的人们,从史料之中,才会将迦太基视作一段神话传说。
此前,他就从赵昆的密信中得知,赵昆这次来南越,是要与王离同行。
南越所有学子齐聚于此,见证一个新的学派开创。
“现如今,大将军是想利用莫虎引出赵佗,但这件事,太子并不知晓”
话到这里,何从忽然想起什么似的,朝章邯道;“大将军的意思是,频阳王与太子是一同来南越的?”
“调了一万精锐过去,应该没有问题!”何从如实答道。
到处都是人。
何从诧异道;“太子来南越,为何我等不知道?莫非太子有意隐瞒了行程?”
“确实有这个说法!”
“我是这样想的,若太子真疑心大将军,也不会留在南越,有可能是南越发生的事,让太子考虑了更多。”
各派学宗,都是大秦的学术宗师。
只不过,现在的欧洲国家还处在落后的奴隶制,与大秦相比,完全是两个层次。
虽然比不上汇聚咸阳的学子,但也在一郡之地,颇为壮观。
闲聊之间,不知不觉,他们便来到了山腰的学宫门口。
虽然赵昆起初并不知道此事,但听闻李慕的介绍后,他觉得如此重大的事件,无论怎么慎重对待都不为过。
每一个人都身着儒雅的长衫,一些被人簇拥着的老者,三三两两聚在一起,高谈阔论。
“啊?”
按照苏理娅的这行事风格,确实不难理解。
接着,她便看到,山腰处,那片占地方圆数十里的庞大建筑群。
“这其实也无妨,只要太子信大将军,大将军照样能按原计划进行!”
苏理娅惊讶道:“我曾听李先生说,大秦有百家学说?”
“我觉得大将军可能多虑了!”
李慕之前也很少谈及这些,他这样的技术宅,压根不会关心朝政。
有些时候,说他们神神叨叨的,一点都不为过。
所以,直到现在,苏理娅才知道,大秦的法家地位居然如此尊崇。
何从试探着问道:“大将军焦虑的是,太子来南越不通知你,是对你有意见?”
“既然如此,那我得赶快写信告知太子。”
章邯说着,便命人拿来文房四宝,紧接着洋洋洒洒写了几张纸,放心信封,朝亲卫道;“按原来的传信方式,交给罗网之人!”
“是!”
亲卫应了一声,便拿着信封,退出了军帐。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