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464章 驰名中外两千多年的品牌
奢侈品的概念,赵昆在频阳的时候就已经慢慢植入频阳百姓心中了。
后来瓷器,玻璃制品,等一系列新奇产品,相继被各大商行炒成奢侈品。
而属于王家的万宝楼,更是奢侈品行业的龙头。
最近奢侈品税出来,大多数商行因为高昂的税率,纷纷关闭门店。
如今在咸阳开着的奢侈品店,也只剩下几间背后有雄厚财力的家族。
巴郡清氏商行,是为数不多的还开着门店的玻璃行。
这玻璃行,乃是巴郡清氏在咸阳的产业。
虽然玻璃制品属于秦国的顶尖产业。
但清氏历来与秦国朝廷关系密切,再加上资助王离有功,因此得了一些玻璃制品贩卖的好处。
“奢侈品这种东西,说白了就是钱多得没处,想要通过金钱来获得高人一等的满足感。既然名为奢侈品,那么买东西只有一个宗旨,只求最贵,不求最好!”
前几日,巴桑听说奢侈品税已成定局,便上报巴清总行,要求关闭门店。
而且达官显贵们也不亲自采购,中间的利润肯定要分出去一部分。
这个头衔算是荣爵,没有军功爵位的那种福利,空帽子而已。
眼看着太阳要落山了,巴桑叹了口气,准备起来关门吃饭。
小姑娘们听到有货,非但没有被涨价吓住,反而兴冲冲地走进店里。
虽然不想承认,但必须得说,奢侈品就是一种以消费能力区分阶层的东西。
“阿米奴赚钱了嘛,肯定有人眼红。”
秦国太子看中大宛国的金马,那是不是说,秦国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大宛国?
以大宛国的军力,还不够秦国塞牙缝呢!
想到秦国铁骑兵临大宛的场面,紫寡寝食难安,最终决定,亲自带着大宛马来秦国示好。
“出了这事,大宛国王应该不会干涉,地址我已经选好了,就在大宛都城。”阿米奴答道。
巴桑似是而非得答了一句,忽又想起什么似的,补充道:“玻璃制品比琉璃制品更精美。”
赵昆笑了笑,道:“鼠目寸光之辈。”
这几天,来看的人依旧不少,但买的人,几乎没有。
秦国在匈奴一战中展现出来的势力,让他感到深深的恐惧。
阿米奴无奈道:“秦国出了奢侈税,我们做生意的成本增加了,钱不好赚了。”
“那些商行虽然都清了库存,但这几日接待的顾客,全都是百姓,勋贵之家,并未出手。”
每件两千钱,这可是整整两万四千钱啊!
如今关中工人的平均薪酬,一月不过二百钱左右。
这几日,这些商行自主降价清仓,关中百姓闻风鼓舞。
要知道,古代勋贵们的心眼可是很小的。
“一件玻璃制品,作价几何?”
巴桑瞪大眼睛,似乎没反应过来。
“玻璃与琉璃有异曲同工之妙。”
紫寡回到府上,当天晚上就要求下人,日后都叫他西宛君。
听到这里,巴桑立马快步而出。
反正也没什么生意,开着也就图个脸面。
之所以定这个价,不过是破罐子破摔而已。
紫寡听后,当时就懵了。
自秦国覆灭匈奴以来,西域各国深知秦国的强大,开始频繁派出使者,赶赴咸阳,以示交好。
“主事,这玻璃是何物?”
阿米奴跟紫寡大吹特吹自己跟赵昆的关系。
几乎大多数商行,都出现了限制购买的盛况。
只听那名领头姑娘一脸傲娇的道:“主事,日后多进一些紫色玻璃,我家君上最喜紫色。若是他满意,日后少不了你的生意。”
“好。”
中午,太阳已经爬得老高,商行东家巴桑打着哈欠将门打开。
虽说是清仓甩卖,但商行也不可能太过亏本,多以稍高于成本价的价格出售,怎么都有得赚。
“主事,这玻璃的色彩怎么比琉璃还多,而且感觉还要明亮许多?”
“巴清氏?有意思!”
“这里有一家玻璃行,我们进去看看。”
碰上大主顾,多打听也不是坏事。
“敢问姑娘是哪国的贵宾?”巴桑好奇的问道。
“那等他们回来,我们再出发。”
没想到,居然真的有人买。
“都说大树底下好乘凉,咱秦国就是参天大树!”巴桑感慨了一句,美滋滋的收好票据。
这种感觉有点像在国企上班,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一个看起来年纪稍大的姑娘操着一口流利的秦语问道。
姜潮点头道:“卢生和候生已经出海了,应该能找到你说的那个地方。”
看得出来,紫寡是真被秦国吓到了。
对比上面各种印以及油墨深浅之后,巴桑确认这是汇丰商行的票据。
那姑娘昂着头,道:“我们是大宛人,我家君上乃陛下亲封的西宛君。”
很多普通百姓都涌入店中,抄底购买,也造就了没货的盛况。
他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开门营业。
可巴清总行直接拒绝了。
大宛国王,紫寡!
紫寡来秦国,已有一个月的时间。
“情况如何?”
这些商行主动放弃自己的客户,日后再想走进高端商品领域,怕是很难了。
巴桑微微一愣,旋即睁开眼睛。
“公子,我听说你要去西域,什么时候?”姜潮忽然插嘴道。
巴桑一愣。
好家伙!
几个姑娘人手抱着两件玻璃制品,正满脸古怪的看着他。
阿米奴擦了擦嘴,愤愤道:“除了他们,还有谁,同行之间竞争也没什么,但报告大宛国王实在可恨,阿米奴还有家人!”
在大朝会上,对嬴政千恩万谢。
赵昆解释道:“你西域没有这种概念,想要做奢侈品生意,肯定很难。”
尤其是他们打出的那些广告,一边说自己卖的是奢侈品,一边说这是史上最低价,确实很能刺激百姓们的消费热情。
“诸位可想要买玻璃?”
“你那边的事完成了吗?派人出海得抓紧!”
阿米奴喝了一口秦酒,朝赵昆眉飞色舞:“公子你不知道,当时把我吓死了,那大宛国王差点就砍了我脑袋!”
因为西域人的五官迥异华夏人,巴桑一眼就认出了她们的来历,因此见怪不怪。
这些商行都以为,奢侈品税的提出,是断他们生路,是要将行业斩尽杀绝。
姜潮答道:“有一家属于巴清氏的玻璃行,比之前的价格涨了一倍多!”
姜潮想了想,答道:“在商法颁布当日,罗网就有小组开始监管咸阳商市了。”
巴桑一改往日的勤勉,每天睡到日晒三竿才爬起来,然后躺在摇椅上混日子。
并把瓷器换马之事,一并说了。
巴桑冲着那几个衣着打扮亮眼,只是长相颇为怪异的姑娘施了一礼。
商法公示,对从事产业被归为奢侈品的商行冲击最大。
总共六人,这便是十二件玻璃制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