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赵昆只好主动认怂,垂头丧气道:“父皇就不能配合我一下吗?”
赵昆笑着道:“这个问题问得好,首先要感谢大自然。”
除了饱受战火的国家,以及无法被科技覆盖到的地方,现代人基本告别了食不果腹的年代。
纵观历史,即使在万国来朝的唐代,天灾造成的饥荒,也时有出现。
“那照此推论,新品种的抗病能力和高产也不是那么容易获得的?”
听到这话,嬴政抬起头,朝赵昆说了句“调皮。”然后继续提笔练字。
“什么过程?”
赵昆翻了个白眼,有些无语。
软硬兼施之下,赵昆不得不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赵昆笑道:“其实蜂蜜采的过程,身上会沾染一下粉,等它采完一朵,去下一朵的时候,那些粉便会两两相遇。”
赵昆接着道:“蜜蜂作为粉传播的媒介,大自然中还有其他的媒介,比如风。”
他想主动问,又不知道怎么开口。
这也太淡定了。
“就是杂交,大棚之类的。”
“还是说,父皇觉得,农作物没有情欲?做不了那种……”
这简直太残暴了。
“说起来的确简单。”
“父皇什么时候看我骗你了?”
“大自然?”
“理论上是可以的!”
“嗯。这个的确有可能。”
“呵。”
“风吹粉,也有机率散落在其他朵上。”
“鬼谷子对奇门方术颇为精通,识人面相也很是了得,若他算准了你要找他,倒也合情合理。”
“父皇是说,农作物没有洞房烛?”
赵昆觉得嬴政剥离了他的人权。
毫不夸张的说,即使秦朝有红薯和土豆这种高产粮种,也依旧无法达到安居乐业的条件。
“皇叔?”
但嬴政告诉他,如果能让稻米增产五成,那将是天大的功劳,即使他死了,也死而无憾。
是的,他有点看不懂自己父皇了,明明知道自己是为了皇陵的秘密,却闭口不谈。
“如何?”
“这不是同样的道理吗?”赵昆古怪的解释道:“人需要下一代,植物也需要下一代,所以他们也会跟人一样,做那些苟且之事。”
“人能互相结合,农作物怎么可以?”
“父皇不告诉我,皇叔公也不说,现在鬼谷子还没来,我只能等待时机了。”
赵昆答了一句,然后拿起笔,拽了张纸,随意了一朵,朝嬴政解释道:“我大秦的农作物,主要以粟,麦,稻为主。”
嬴政瞪了赵昆一眼,没有接话。
但农耕社会不同。
“蜂蜜?”
赵昆点头道:“杂交的精髓就是,选择两种需要配种的农作物,进行人工授粉,这样产生的后代,就有了两种植物的优点。”
嬴政皱了皱眉,认真地听着。
“就是让我神魂颠倒,欲罢不能。”
嬴政迟疑了一下,道:“如果不是平时没正形,父皇倒是相信你,只是这件事非同小可,没看到实际收成,父皇还是难以置信。”
赵昆朝嬴政比了个赞赏的大拇指,道:“回到农作物本身,比如具有小麦的抗病能力,却产量不高,与抗病能力差,但产量高的进行杂交。”
嬴政呵了一声,也笑道:“你刚才拿小麦抗病能力举例,如果抗病能力没达标,再怎么高产也是没用的。”
赵昆放下手中的笔,答道:“抗病能力也是如此,需要与之前的进行对比。这样才能看到进步空间,进行下一次实验。”
“什么例子?”
“哎呀,父皇干嘛打我!”赵昆揉着头,不满的叫道。
“是这样。”
赵昆想了想,道:“需要进行实验。”
“进化!”
“如果都待在原地不动,如何粉相遇?”嬴政提出了质疑。
以后大力发展农业,少不了他们。
“还好还好。”
“当然。”赵昆斜着眼看了看嬴政:“所以别给我整什么侧室,我怕应付不过来。”
嬴政迟疑了一下,看向赵昆:“这又是你神仙师父教的?”
赵昆百无聊赖,转过身趴在桌案上,把玩意砚台里的墨汁:“只要找到野生的高产异种,进行杂交,培育下一代,产量自然会提高。”
“其实也没那么难。”
“实验倒是可以,就是怎样才算高产?”嬴政反问。
“其中稻的前景最好,口感也不错。”
“种子从何而来?”
很显然,事出反常必有妖。
“是你小子在误导朕!”
“父皇也知道,我娘的死与皇陵有关对吧?”赵昆说:“父皇吃了我的仙丹,提前失效,这件事本身就很诡异,若不调查清楚,父皇的命,我怕保不住了。”
“那农作物如何杂交?”
“有。”
科技的发展,特别是袁爷爷的出现,改变世界,解决了温饱问题。
“算你小子有良心。”
“这……”
嬴政笑了:“这些听都没听过的名词,你是要给农家出难题了?”
“那大棚呢?”
“就是在田里盖房子,让菜苗有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调节合适的生长环境。”
“嗯……”
赵昆抖着腿,口歪眼斜:“毕竟我年轻气盛,在大姐姐小妹妹那里很吃香的。”
嬴政无奈,终于还是说:“就好比传宗接代,男人需要找女人去完成,你说的杂交应该跟这个类似吧?”
嬴政没好气的瞪了赵昆一眼,旋即老脸微红,不与赵昆对视,皱眉道:“跳过这些过程,你的意思是农作物可以跟人一样,培养优秀的下一代?”
“什么进化?”
嬴政捋了捋胡须,示意赵昆继续说。
嬴政沉吟了片刻:“那你打算怎么做?”
赵昆走到嬴政旁边,背靠着桌案说:“而且父皇和大哥也离不开我,我也舍不得你们。”
“那就先说说杂交水稻。”
“不是有种子吗?”
赵昆看了看他,挑眉道:“父皇想明白了?”
“怎么就不合理了?”赵昆也笑了。
但这样简单的事,赵昆都感觉抓耳挠腮。
说实话,要把杂交水稻的理论说出来,简单无比,但要系统的写出来,牵扯到的学科太多了,就是百科全书抄一遍,也得抄几天几夜。
要知道,现在这个时代可没有电脑打字,只能手写。
本来是袁爷爷的事,现在却成了他的事,而且还要从公元前开始。
造孽啊!!!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