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332章 世界很大,能容下很多人的野心
次日暮色时分,刘邦带着人赶到沛县城外。
负责守卫城墙的百将,看到城外黑压压的一片,吓得魂飞魄散,连忙下令关闭城门。
刘邦见状,心下大怒,气得破口大骂:“他娘的狗县令,竟敢欺诈老子,等老子攻破县门,定要杀你全家!”
说完,就要下令攻城。
可刚抬起手臂,忽然背脊骨发凉,因为他猛地意识到,对方或许是引诱他归城,乘机捉拿他,于是连忙下令:“狗县令有诈,咱们回芒砀山!”
“且慢!”
刘邦的命令刚下,身后的樊哙急声高喊。
听到喊声,刘邦的火气蹭蹭的往上冒,不由跳脚大骂:“樊哙,你他娘的怎么回事?不是说好了里应外合吗?怎么这种状况!”
“大哥别急!这城里就几十个兵卒,咱们几百人,还怕他们?”
“说的也是.”
等自己重新统一中原,就会将战线推广至漠北,乃至美欧。
城外营帐内,萧何曹参一一向刘邦解释了事情原委,刘邦才幡然醒悟。
曹参随声附和:“是啊大哥,我也只能断狱杀人,没县令的能力!”
“呵呵!”
赵昆笑着打趣:“他们不会屈居人下,我们难道就会屈居人下?”
“可是.”
“哈哈哈!老族长美意,英布岂能推辞!”
“老族长放心,秦人已经为数不多了,他们阻止不了您!”
“现在这县令是烫手山芋,谁做谁死,你们让我坐县令,岂不是害我?”刘邦扫视众人,嬉皮笑脸的问道。
这段时间虽然苦了点,但过得无比充实,若以前也能这样充实,他或许就不会想自杀。
“昆弟,你就是对自己太有信心了,可陈胜吴广岂会屈居人下!”扶苏无奈的说道。
“我只是一个小小亭长,萧何曹参乃县吏,论资历,他们比我更适合坐县令吧!”刘邦故作推辞的说道。
“沛公果真为赤帝子!如此红血,世间罕见!当真天命所归!”
不到半夜时分,樊哙领着萧何曹参,通过密道,暗中与刘邦汇合。
刘邦呵呵一笑,有些不好意思的挠头道:“我也就随便说说,还望萧老弟给个主意!”
赵昆三人也不例外,他们做了督粮官,负责押运粮草。
“哈哈哈!”
说着,话锋一转,接着道:“只是那秦人对我们部族敌意深重,就算我们占领富饶之地,怕也不能长久!”
其余族老看完,一个个惊慌失措,接连召集族人商议对策。
“不是的昆弟,这两人我见过,一看就是野心勃勃之人,我担心他们会成为你的麻烦!”
其余族老,纷纷附和:“是啊,刘头领坐县令,当之无愧!”
樊哙手持屠刀,大步向前,熟练的捅向狗颈,然后又割掉鹿头,当猪耳拎起时,尖叫声,划破天际。
说完,当即叩首大拜,叫了一声:“岳丈!”
众人齐声附和,叫嚷连天。
扶苏点了点头,表示认可赵昆的说词。
刘邦朗声大笑:“既然父老乡亲如此推崇刘季,刘季再言推辞,就有点不识抬举了!”
很快到了第二天清晨。
扶苏迟疑。
一到城中,刘邦立刻招来城中族老商议。
听到这话,萧何皱眉追问:“大哥真要攻城?”
刘邦目送樊哙离开,便下令原地扎营,埋锅造饭。
“大哥,我可写书一封,明日清晨,您当众传与沛县父老!”
城楼上的百将接到箭书,第一时间交给县尉,县尉没有禀报县令,直接传给几个相熟的族老观看。
刘邦细细一想,旋即挑眉道:“那你有什么好主意?”
“这,这这.”
“好好好!一切全听萧老弟吩咐!”
然而,赵昆听了扶苏的话,却不以为然道:“大哥,就算陈胜吴广有人辅佐,也成不了气候!”
听到萧何的话,刘邦微微一愣,其余众人也疑惑的看着萧何。
“敢请刘亭长升任县令!”
“那”
就算他是大秦长公子,也依然只知道中原这片天地。
萧何曹参等人齐齐拱手。
族老们想都没想的一致推举刘邦为新任县令,并让他主持沛县大小事务。
看完绢帛上的两句话,刘姓族老吓得大惊失色,连忙传给其余族老。
就如此,大秦第一个未经官府认定的县令,诞生了。
萧何神色自若的解释道:“本来我们想投奔大哥,奈何大哥带人归城,如今城内浮躁,只要施以计谋,这县城不攻自破!”
刘邦的话还没说出口,一旁的樊哙听不下去了,愤愤道:“都让个鸟啊,大哥手下几百人,这沛县就属大哥势力最强,不做县令,难道做马夫?!”
如此广阔的世界,别说陈胜吴广的野心,就是刘邦项羽,乃至更多人的野心又何妨?
赵昆摇了摇头,眼神迷离的道:“有的人就像一柄快刀,只有物尽其用的时候,才能发挥出它的价值!”
听到这话,一名德高望重的族老,立即朝刘邦拱手:“那汉子说得对!老夫素闻刘季胆识过人,且命相非凡,有您做县令,沛县父老定能托福平安,还望不要推辞!”
刘邦点头附和:“狗县令确实可恨,等咱们攻破县城,定要让他好看!”
而英布这一股反秦势力,也找准时机,一举攻破一座边境县城,而后继续北上,加入争夺天下的队伍。
说完,将绢布绑在箭矢上,射向城楼。
“嗯?”
“刘头领是成大事之人,区区县令,何以为惧!”那名刘姓族老听到刘邦的话,笑着恭维。
“老族长,那陈胜吴广只是区区屯卒,如今已占得大片良田,我们久居苦寒,何不乘此机会,占领富饶之地?”英布沉沉的说道。
说着,叹了口气,环顾众人,笑吟吟道:“今天我刘邦就做了这鸟县令,官军来了,就让我刘邦第一个挨刀!”
可以说。
刘邦大马金刀的站在城墙下,拿出绢布,朗声高喊:“城墙上的守卒听好了,刘邦有一封家书递给沛县父老!”
只可惜,他对这个世界了解太浅。
“我看不如这样,让我先去城里探听虚实,咱们等明日再说?”樊哙试探着道。
虽然扶苏在政事上懵懵懂懂,但在军事上天赋异禀,这些时日,多亏了他的谋划,才能安然押送粮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