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302章 李斯拟诏,赐死扶苏 蒙恬
在令人难堪的气氛中,胡亥登上了太子之位。
虽然在大殿之上,李斯极力将‘尊皇帝遗诏’几个字反复念诵,但大臣们的态度,依旧很冷淡。
即没有赞颂之声,也没有拥戴之词,反正就是平平淡淡。
等胡亥带好太子头冠,李斯忧心忡忡的道:“今日拥立太子,诸位大臣哀悼国事,于情于理都可以体谅,但忠于大秦之心,天地可鉴!”
说着,转身朝胡亥拱手:“以后但有治国长策,吾等必将如常上奏,还望太子尽快商议决断!”
“有李相在,有诸位臣工在,天下安定,指日可待!”
胡亥面色肃容的回了一句,李斯点了点头,没有再言语。
依照拥立太子的程序,最后应该由太子宣示国策,但李斯等胡亥说完之后,便宣布了退朝。
诸位大臣也没有异议。
就如此,本该隆重庄严的拥立庆典,跟闹着玩似的散了场。
胡亥迟疑了一下,转头望向赵高:“老师您看?”
一旁的胡亥,紧张的看着赵高将玉玺拿出铜匣。
李斯见状,心头大喜,仿佛回到了第一次见嬴政时,嬴政礼遇他的场景。
本来李斯是不打算见赵高的,但赵高说胡亥相邀,他只能放赵高进来。
胡亥温文尔雅的答道:“李丞相乃帝国柱石,犹如周公辅国,怎么能不以圣贤之礼相待?”
李斯挥了挥手:“罢了罢了,事已成定局,多说无益。”
李斯深吸一口气,艰难地在羊皮卷上写道:朕东巡六国故土,本打算震慑天下,然,屡遭六国余孽行刺,实乃大谬也!
李斯说着,扭头望向一旁沉默不语的赵高。
“这”
赵高对秦国朝局的剖析,将他惊得背脊骨发凉。
一旁的胡亥见李斯默然不语,显得有些急了,忙道:“敢问李丞相,如何肃清这五大势力?”
话到这里,赵高一脸肃杀的道;“虽然黎安君投河自尽,但王家和蒙家是秦国的两大将门,不排除他们联合的风险。”
闻言,李斯揶揄的笑了笑:“难道就没有不足的地方?”
长子扶苏,上将军蒙恬,坐拥数十万将士,不思南下勤王,扶苏以得不到太子之位,日夜怨恨君父,是为不孝之子,特赐其拔剑自裁。
“其三,李丞相一系,便是老常奉胡毋敬,左廷尉张籍,老令卿郑国,以及章邯,杨端和等三公九卿。”
“只要太子相问,老夫知无不言!”
说着,朝李斯反问:“敢问李丞相,在下所言,可有遗漏?”
一个在国家决策当中,从来没有发言过的内侍,居然将朝局洞悉得如此透彻,就连他这个帝国丞相,都没看得这么清晰,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说着,叹了口气,悠悠的道:“当时的情况,赵府令不知,老夫也很为难。”
赵高没有理会胡亥,转而朝李斯谦恭道:“李丞相国之巨臂,在下班门弄斧之言,不值一提。”
李斯呵呵一笑,捋着胡须道:“赵府令总说太子聪慧过人,如今一见,倒是不虚此言!”
“那在下是否盖上玉玺?”赵高试探着追问。
李斯刚回到行辕,赵高就急匆匆地前来求见。
“老师,咱们盖上玉玺,大哥他们就会听咱们的吗?”胡亥轻声追问。
“是是是!在下立刻盖印!”
李斯脸色一沉;“老夫已经将诏书写完,此时不盖玉玺,更待何时?”
对于这点,赵高心知肚明,但还是郑重其事的道:“拥立大典的正常程序,在下怎么知道李丞相会绕开这个环节?”
此时,李斯端坐在书房,赵高上前躬身一礼:“李丞相,太子有要事相商。”
胡亥将李斯安置在左案,自己却不坐主案,而是搬了个小板凳,坐在李斯桌案一侧,大有一副聆听圣贤之言的架势。
“其一,长公子扶苏朋党,蒙氏,以及冯氏父子。”
“其二,黎安君赵昆朋党,王氏,以及王氏姻亲,蓝氏。”
“哦?”李斯心中诧异,嘴上却淡淡的道:“愿闻其详。”
其实,他不光没将此事放在眼里,就连即将登位的胡亥,也没放在眼里。
“李丞相的难处,在下自然明白,只是.”
与此同时,赵高和胡亥浑然不觉,一个伸手扶李斯下马车,一个上前再次躬身施礼。
似乎有些不满赵高当面质问,李斯眉头微蹙,冷冷道:“赵府令当知,太子威望尚浅,绕开这个环节,也并非老夫主见,乃老常奉谏言!”
说着,赵高扑拜在地。
“李丞相雄才大略,足以克服所有艰难,在下敬佩李丞相。”
自己绝不能留下此人!
等站稳脚跟,一定要除掉此人!
赵高应诺一声,立刻前去准备。
赵高的话还没说完,便被李斯挥手打断,豁然起身,离开了书房。
“孟子有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太子何需如此担忧?!”
“在下唯李丞相马首是瞻!”赵高躬身附和。
紧接着,两人携手进入正厅。
这还是他第一次见到玉玺,不由有些激动。
李斯惊愕之余,静静地看着赵高,良久,默然了。
赵高神色坦荡的道;“在下虽为太子老师,但教授的只是‘刑名之术’,对于朝堂深奥,远不及李丞相!”
李斯淡淡的问了一句:“那太子可有肃清朝政的想法?”
上将军蒙恬与扶苏共同管理九原军事,坐视其不忠不孝,亦有不忠之嫌,特赐其死罪!
另,九原兵事,暂交由陇西侯李信代管,始皇三十七年,八月。”
蓦然间,李斯的尊严达到顶峰,一种从未有过的畅快感,油然而生,只见他笑着捋了捋胡须,喟叹道:“老夫得蒙先帝知遇之恩,虽位极人臣,但不敢不维持先帝大道。”
“李丞相之策,乃镇国之策,在下景仰!”
“胡亥年幼,对国策之事,稍嫌稚嫩,以后还望李丞相多多教诲。”
“哦?”李斯挑眉:“愿闻高见。”
李斯心中电光火石般得闪过一个念头,然后逐渐恢复平静。
“太子想问的是,安邦定国之策?”李斯气度沉稳的反问道。
“李丞相不愧帝国支柱,处理得当,大局者谋也!”赵高恭维道。
胡亥缓缓爬起来,恭敬的退到一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