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278章 暴秦跟我赵昆有什么关系
公元前的黄河,并不像后世那般奔流不息,时常因为泥沙堵塞,而频频改道。
这也是古代黄河泛滥的主要原因。
公元前246年,秦王政主持建造郑国渠来灌溉农田,导致人口不断增加,进而击败六国,一统天下。
然而,黄河淤塞很快堵住了郑国渠,直到始皇帝死后,变成了无用之渠。
由此可见,黄河在公元前就是有名的泥沙河。作为泥沙河,肯定比不上水清如镜的长江河系。
不过,黄河沿岸的风景,还是不错的。
经过一夜的骤雨,河岸边随处可见成群的白鹭,以及在水中嬉戏的青头潜鸭。
甚至还有站在浅滩中的丹顶鹤。
“果然千姿百态啊!”离开了渡河口营地的赵昆,站在楼船上,透过水中的芦苇,看着远处的丹顶鹤,笑着道:“据传,那些方士常说仙鹤是神鸟,宫中图腾,以及这楼船上的烛灯,都以仙鹤造型,但这真正的活物,却是要生动不少!”
“这么说,老常奉是在怀疑姚贾?”
“白忙?怎么可能!咱们这叫放长线钓大鱼,张良乃天下奇才,只是还需锻炼,反正我现在也用不上,不如让他自行成长!”
“嗯?”
张良:“………”这**仔子,太特么气人了!
“其实,你的心情我都理解,毕竟像我这么大的时候,你也是家世显赫之人。”
想了想,张良目光灼灼的望着赵昆,沉声道:“君上莫非也想造反?”
这黎安君不对!
赵昆手中把玩着酒杯,平静的道:“只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罢了。”
郑国面露尴尬。
缓了缓情绪,定了定心神,张良神色复杂的看着赵昆,迟疑的问道:“黎安……君上,你抓张某来,到底所为何事?”
如今随行官吏中,除了他,就只有蒙毅和顿弱同为九卿。
其实黑袍武士抓张良来找他,他确实挺意外的,因为姜潮的人都是单线联系,只对姜潮负责。
却听赵高小心翼翼的说:“据老常奉胡毋敬禀报,咸阳皇宫中的传国玉玺被盗。”
张良迟疑了一下,摇头道:“吃肉喝酒可以,要杀要剐也可以,但投靠免谈!”
听到这话,张良脸色骤变,眼珠子四处乱转,寻找逃脱的时机。
张良深深看了赵昆一眼,然后站起身拱手道。
想了想,郑国便朝嬴政道:“蒙上卿忠勇耿直,又善断刑律,由他调查此事,应该比较妥当。”
张良哼了一声,反唇相讥道:“秦皇暴政,天下苦秦久矣,用不了多久,你也会跟我一样,国破家亡!”
赵昆随口一说,然后冷不丁的问了一句:“你可去过沂水圯桥头?”
说完,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虽然他的话语平静,但听在张良耳中,却犹如洪钟大吕,震聋发聩。
赵昆上前一步,笑道:“你是不是特看不惯那种,家世显赫又那么年轻的人?”
他一生都致力反秦,可若反秦无望,又该何去何从?
“这……”
自己根本没有姜潮属下的联系方式。
这黎安君怕不是疯了吧?这话都敢说!
“这……”
赵昆放下酒杯,倒了一杯酒,递给张良,又意味深长的道:“沛县刘邦,相信先生不负所望!”
如今见赵昆如此有才,不由心生敬佩。
文人相惜,靠的是什么?
才华!
赵昆大笑一声,也端起酒一饮而尽,然后挤眉弄眼的朝张良道:“先生不愧为博浪沙刺杀我父皇之人。”
“告辞。”
“怎么样,张先生觉得这菜的味道如何?”赵昆自酌自饮的问道。
尼玛!
只有反贼跟反贼,才会有共同目标!
可是……
数百人潜伏在大秦各地,这是不是说,六国遗族的身边,也有黎安君的人?
但既然是急报,他也不得不先行处理。
张良皱眉,搞不懂赵昆什么意思,但看到赵昆面露不善,还是点头应道:“去过!”
张良不敢想象其中的后果,下意识咽了咽口水,朝赵昆小心翼翼地道:“君上是要覆灭吾等六国遗族?”
毕竟皇权天授,若是有心人得知传国玉玺失窃,造谣生事,说传国玉玺易主,国之将亡,怕是要引起不小的祸端。
若是为了钱财,荣华,他们早就可以将自己送官,又何必等到现在?
“诺。”
隐隐有些失神。
说完,立刻带着人,朝赵昆的必经之路冲去。
嬴政的龙撵外,响起了一阵咚咚咚的叩门声。
传闻黎安君才智过人,如今一见,果然不凡。
郑国听到这话,顿时瞪大了眼睛。
可就算他想刺杀自己,自己现在也不能杀他,毕竟他还有用。
嬴政点头表示认可的道:“朕也有此意。”
“君上要见张某,何须用如此卑劣的手段?”张良挣了挣绑缚的绳索,怒视赵昆道:“张某不过是一个亡国旧臣罢了!”
与此同时,河对岸一处密林内,一双血红的眼睛死死盯着赵昆,愤慨的低喝:“赵昆,我必杀你替叔父报仇!”
“嗯?”
“你!”
救命啊!
这小子疯了!
他……他竟然诅咒自己国家覆灭!
张良手中的杯子掉了。
说着,又拿起酒壶,往杯子里斟满了酒,道:“还是坐下来安心喝两杯吧!”
“今日之后,我与先生便当从未见过,但提醒先生一句,沛县是个好地方,先生多去玩玩,不用着急回来。”
“哦?是吗?”赵昆有些好笑的道:“你就这么肯定?”
想到这里,郑国一阵后怕,转头望向嬴政,担忧的道:“陛下,此事关系甚大,不可不尽快处理啊!”
两人应诺一声,然后迅速离开。
他没想到,赵昆竟然有如此文采。
“诺。”
自己称呼暴秦,无可厚非,他可是始皇帝的亲儿子,堂堂黎安君,怎么跟个反贼似的,称呼自己国家为暴秦?
“好了,先去吩咐开船,再上来给我讲你们的见闻。”
所以,张良的来意,显而易见。
“世人常说,张子房足智多谋,乃天下罕见的奇才,本君对你也是如雷贯耳。”
“可老常奉觉得事有蹊跷,便独自禀报陛下,希望陛下派人回咸阳调查此事。”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还有,什么叫暴秦跟他没关系?
莫非他觉得不是他做的,都跟他没关系?
想到这,张良忽然感觉脑子不够用了。
张良看了看赵昆,又看了看四周,见自己确实无法逃脱,于是一屁股坐在软垫上,毫不客气的胡吃海喝。
张良看了看赵昆递来的酒,又看了看赵昆,显然没想到赵昆会说这种不知所谓的话,但这酒,他还是接了过来,一饮而尽的问道:“这么说,君上要放我走?”
更有甚者,用传国玉玺伪造皇帝旨意,扰乱朝刚,那更将国不是国。
“老奴不敢胡乱揣测,但姚贾身为九卿,若知法犯法,咸阳怕是无人能审。”
听到这话,两名黑袍武士面面相觑。
“既然君上不为难张某,那张某就恭敬不如从命了,告辞!”
两人闻言,互相对视,然后朝赵昆齐齐拱手:“属下遵命!”
这是何等的霸气?
想不到这小小少年,竟然能说出此番话来?莫非秦国的气数还未尽?
想到这,张良不由心底发寒!
他们哪里能明白赵昆的深意啊!
赵昆笑了笑,也不多说,伸了个懒腰,朝他们道:“既然主动暴露了身份,那就在我身边保护我吧,反正我也挺好奇姜娃儿的情况,你们正好给我讲讲!”
赵昆看了看四周,旋即站起身,缓缓走向栏杆旁,遥望着黄河对岸,若有所思。
纵使张良智谋超群,深明韬略,也无法窥探赵昆的心思。
赵高面色如常的禀报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