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因为他们知道,是否定罪冯去疾,完全取决于嬴政。
“那……那吾等也可以加入陛下的圈子吗?”
听到这话,众人心头一震。
始皇帝居然会反思自己的过错?
却听冯去疾朝赵御史道:“虽然灾情是由吾负责的,但将灾情影响全归咎在吾身上,恐怕说不过去吧!
却见嬴政摆手笑道;“本来这事,应该早与诸位商议,但情况紧急,便交予冯右相处理了。”
莫非这一切都与冯右相有关?
此话一出,众臣纷纷附和。
半响,那位问话的议郎忽然反应过来,然后兴奋道:“我想起来了!冯右相家中有一套茶具,跟陛下书房的茶具一模一样!”
嬴政瞥了他一眼,没有回答,转而望向赵御史,沉声道:“方才赵御史历数冯右相三条罪证,现在朕就为你一一解答!”
就是泥人也有三分火气,更何况一向忠耿的冯去疾。
留下众多朝臣,面面相觑。
“呵呵。”
虽然面对的是帝国丞相,但他毫不在乎。
嬴政摆了摆手,示意他退下,然后目光扫视众臣,叹息道;“朕自统一六国以来,所建工程多不胜数,致使民力消耗过盛;
每当国有暴乱,朕亦会反思,朕是否做错了?”
都在怀疑自己的耳朵,是否听错了。
毕竟冯去疾做的事,都是得到他支持的。
其实与其说,灾情致使流民暴乱,不如说天下苦秦久矣,但凡以前轻徭薄税,百姓日子好过一点,也不会造成今天这种局面。
此话一出,众人哑然,但还是面露好奇的目光。
然而,赵御史显然不认同冯去疾的说词,立刻横眉冷对道:“冯右相此言差矣,吾身为御史,无论能否说明什么,都应按章弹劾!”
天佑我大秦,天佑我始皇!
一时间,众臣激动不已,恨不得冲出大殿,奔走相告。
“冯右相,到底怎么回事啊?陛下为何突然转性?”
此言刚落,众臣为之一愣,一位议郎不解的道:“敢问冯右相,何谓陛下这个圈子?”
我擦!
“???”
冯去疾冷冷一笑。
散朝之后,嬴政率先离开了议事殿。
“这……”
“其罪三,尸位素餐,这个就有诬告的嫌疑了,冯右相一心为秦,从未半分懈怠,至于大月氏之事,朕自有安排,也无需多言。”
“这与冯右相有何关系?”
灾情频发,不思赈灾济民,却公然售卖官位,捞取钱财,其为罪二;
外使议和,不思稳定邦交,却置之不理,尸位素餐,其为罪三。”
冯去疾面无表情的说道:“流民反叛,究其根本,乃家中缺粮造成的;
不过,此番乱象并不会持续太久,因为陛下早有解决之法!”
…………
“诺!”
赵御史拱手道:“流民四起,不思加强监管,却让陛下停工放民,致使本就粮食拮据之地,更加艰难度日,其为罪一;
此话一出,场中瞬间炸开了锅。
翻不起什么浪。
赵御史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连忙躬身施礼。
话到这里,他的目光开始变得凌厉无比,然后扫视众人,沉沉的说:“朕决定,放弃长生之道,带领我大秦,走向世界之巅!”
听闻此言,众臣微微一愣,下意识抬头望向嬴政。
这都多少年了!
如果说始皇帝反思过错,众臣心中是百分震惊。
更有甚者,老泪纵横,失声痛哭。
“不错!我曾经去拜访过冯右相,他是这么介绍的。”
却听冯去疾轻咳了一声,不疾不徐的说道:“别的话,老夫不能多说,但有一点,必须要明确,陛下这个圈子,人很少。”
“如今虽近半百,但朕又仿佛回到了灭六国前夕。”
陛下终于不追求长生了!
“既然是按章弹劾,那就得讲究真凭实据!”
眼见众人一脸茫然,冯去疾高深莫测的笑了笑,然后摆手道:“好了,老夫还有公事要忙,就不在这耽搁了,诸位最好尽早回到岗位,各司其职,以免陛下责罚。”
在场之人有看清形势的,也有幸灾乐祸的,但无一人附和赵御史。
“臣惶恐!”
直到朝议结束,众臣的目光,都没落下冯去疾。
“是啊冯右相,吾等入朝数十载,从未听陛下向人解释过,而且陛下还主动问对错,简直太匪夷所思了!”
“御史台奉命监察百官,虽然此次弹劾,有失察之责,但朕恕你无罪!”
嬴政眼睛微眯:“有何不当?说来听听。”
“回陛下,老臣历数种种,共计弹劾冯右相三条罪证!”
“嗯?”
“这……”
他的话音刚落,周围顿时陷入了一片寂静,然后互相对视,片刻,呼啦啦的冲出了大殿。
留下赵御史一脸懵逼。
求全订,求月票。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