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141章 想赚快钱,找儿子准没错
赵高没死,从出狱的那一刻,赵昆就知道了。
这个消息对他来说,喜忧参半。
喜的是,历史还是原来的样子,赵高没死,始皇帝的死便会注定。
忧的是,赵高这人比他想象中的还要难搞。
之前他很想弄死赵高,但得知赵高与自己原身体母亲的死有关后,他觉得有必要将这件事搞清楚。
不为别的,只为给原身体主人一个交代。
出狱后,赵昆没有去王家,也没有回自己府邸,而是直接去了那栋民宅。
他准备找嬴政问问母亲的事。
此时的民宅外,除了老熟人源钺,还有几个陌生的面孔,想来是黑冰台的人。
就比如刑讯事件,若不是老李出了状况,义父怎么会被烙铁烫伤?
就在嬴政和冯去疾再次陷入沉默的时候,门外突兀传来一道通禀声:“陛下,李丞相求见!”
“陛下……”
对于老李,赵昆除了观感不好以外,还有就是不喜欢他的行事作风。
自己义父本身就是个固执,且自负的人,如果身边最倚重的人,没有自己的行事原则,一味刻意迎合,那造成的结果,恐怕覆水难收。
于是李斯接到消息,便匆匆来了行宫。
源钺面露难色,心说这让我怎么通禀啊?总不能告诉陛下说你想他了,然后让他来见你吧?
这就很离谱。
除去陇西、巴蜀等地,老秦人大概有四百万人,再加上关中各地两三百万,共七百多万人,这是嬴秦的根基;
随着国土面积增大,人口虽然增多了,但老秦人却越来越少,究其原因,主要是灭六国之战消耗了百万老秦人;
南越之战又是几十万,再加上这些年暴乱频发,融合各族,以及人口互换迁徙,两百余万,除了尚在军中的老秦人,关中老秦人将近八成都分散到各地了!”
以税率十五税三来算,大秦的税已经很重了,可即使是这样,依旧不能满足这些工程的需求。”
李斯?
“没什么急事,就是多日不见义父,有些想他了。”
这还是自己认识的那个始皇帝吗?
冯去疾硬着头皮拱手道:“陛下,大月氏这次派使者来,恐怕来者不善啊!”
所以,他觉得有必要给大月氏一点颜色看看。
“什么?!”
赵昆笑着摆了摆手,道:“我今天来,是想见我义父,麻烦你帮我通知一下。”
嬴政冷哼一声,沉沉的说:“知道我儿与你们最大的不同是什么吗?你们每天都给朕出问题,让朕解决这个,解决那个;
我儿可不会这样,他只会帮朕解决问题!”
嗯?
那小子找朕有急事?
还没等冯去疾想明白,却见嬴政朝他开口道:“冯爱卿,大月氏之事,先按正常程序接洽,看看他们到底想干什么,至于其他的,容后再议!”
他莫非不知道,那些工程都是陛下的逆鳞,触之则怒。
本来源钺是可以直接禀报嬴政的,但走到半途,还是觉得先将此事告知李斯为好。
于是立刻站起身行礼道:“小人拜见公子。”
谁能告诉自己,到底是怎么回事?
然,冯去疾听了嬴政的话后,却是摇头道:“粮草倒是能解决一些,关键是大秦没钱了!”
谁能想到,堂堂大秦皇帝,现在竟然被钱难倒了。
“刚刚接到源钺禀报,说公子昆要见您!”李斯如实说道。
整个一三无国度啊!
“陛下,大秦每年都是入不敷出,除却修建长城外,大秦同时开工的还有骊山陵寝,上林苑宫殿改造,以及新建阿房宫等工程;
这样想着,赵昆径直走了过去。
到时候也能知己知彼。
本来提出建议是他作为臣子的本份,但根据多年的经验,这建议提出来,肯定是要被训斥的。
赵昆见源钺一脸为难,不由皱了皱眉。
嬴政脚步一顿,皱眉望向冯去疾:“何事?”
李斯愕然,猛地抬起头,满脸不可置信的望着嬴政。
李斯瞥了眼冯去疾,然后朝嬴政恭敬行礼。
“没没没,臣听清楚了,臣遵旨!”
说完,便准备抬步离开。
只见嬴政淡淡的摆手道:“除了几个主要工程,能停的都停了吧,钱的事,朕会想办法解决!”
嬴政皱眉问道:“李爱卿找朕有何事?”
冯去疾一脸苦涩的说道:“更何况,关中的老秦人已经不多了。”
他实在没想到,大秦会沦落到这般境地,没钱、没粮、没人。
“哼!”
这样想着,李斯又补充了一句;“据说公子昆出狱,第一时间便去了民宅。”
前段时间,匈奴异动,他曾以国库无粮,暂停王贲等人的建议,停止北伐。
虽然嬴政早就意识到关中老秦人越来越少,但听到冯去疾的话,还是忍不住问道:“关中老秦人是如何减少的?”
“这”
“陛下自然不惧任何人,但我大秦现在支撑不起多线作战了!”
之前赵昆就给他分析过民力消耗的问题,他虽然有感触,但那些民力都是远征六国的遗民,只要老秦人充足,他相信大秦便有未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