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1570章 冰裂梅纹
瓷器当中,装饰蓝地白形式的梅图,在古陶瓷界称之为“冰梅纹”。
这是对梅冰清傲骨、不畏严寒品格的颂扬与推崇。
梅在古代,被视为中四君子之一。
梅在寒冬开放,当春天百齐放时,却悄无声息的离去,从不争奇斗艳。
梅高洁、坚韧、谦虚的高贵品格,成为我国文人雅士追求向往的精神寓所。
梅、兰、竹、菊在古代被誉为四君子,是古代瓷器装饰上喜闻乐见的一种吉祥励志装饰图案,其中梅图更是受到世人追捧。
康熙时期十分盛行,用这种蓝地白的所谓“冰梅纹”图案来装饰瓷器。
康熙冰梅纹图案,在蓝色地子上利用钴料,达到料分五色的特殊效果。
这一时期的梅图绘画中,瓣大多绘有心。
此件冰梅纹罐造型浑圆饱满,小巧玲珑,胎釉甚薄且坚硬,青料发色纯正鲜艳。
内外底上有缩釉棕眼,棕眼多深入胎骨。
底部圈足削足非常规整,呈滚圆的泥鳅背,胎质细白如糯米。
底心青料书写“康熙年制”款,保存完整。
这种冰梅小罐,价格可不低。
所以,现代仿制这种康熙冰梅的就不少。
之前陈文哲就遇到过,那是小鬼子那边仿制的,而且他们仿的还真不少。
甚至很多鬼子出品的仿品冰梅瓷器,反而流入国内,被当做康熙冰梅来售卖。
冰梅瓷器实际就是青地白瓷器,真假的辨别内容很多。
胎质、釉水、纹饰、器型等等,都需要仔细辨认。
不过,一些古仿,一定要注意。
比如光绪时候仿康熙冰梅纹饰,几乎可以乱真。
但是器型、胎质和釉面,可以帮助你识别。
简单的说,冰梅就是用浙料浓淡不同的色阶,在同一绘画图案中呈色,而使深蓝、浅蓝及接白色有立体冰层不同视角的效果,仿佛釉面夹杂冰渣。
掌握了特点,就不难鉴定了。
这种冰梅纹,其实又称“冰裂梅纹”,创制于清康熙朝。
那怎么创烧出来的呢?其实就是仿宋官窑冰裂片纹制作出来的,只不过是在瓷器上画朵梅或枝梅的装饰纹样。
这种冰梅瓷器,以不规则的短线组合,表现冰裂纹。
景镇窑冰梅纹,多以青或五彩作画,尤以青作画者最见格调,多饰于瓶、罐、盘等器物上。
康熙冰梅纹盖罐,为最典型的冰梅纹作品。
其通体以青浓料画冰裂片纹,以青淡料略加晕染。
其间勾画白色梅,蓝白相映,寒梅吐艳尤显芬芳,颇具文人画风韵。
晚清、民国窑瓷上,亦多有摹绘。
康熙冰梅纹的时代特征,十分明显。
康熙民窑梅纹较为写实,形饱满,高雅别致,冰梅勾画细腻,富有变化,艺术成就最高。
雍正民窑梅纹构图疏朗,画风豪放,层次分感较好。
乾隆民窑冰梅冰裂纹复线勾描,走向规矩,缺乏自然变化,画工艺术成就不高。
清嘉、道民窑的构图饱满色彩艳丽,疏朗者淡雅精致。
咸丰民窑梅纹图案化倾向较严重,绘工不精,色彩缺乏变化。
同治民窑的冰梅器物不多,但画工好于同时期的其他卉纹饰,梅色彩淡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