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到了许非高二那年,校队重蹈覆辙,而教练神色平静,只是坐在训练室里默默嚼了一包槟榔。
首次取得省冠之后,校队雄赳赳气昂昂前往玉京参加全国大赛,第一轮小组赛就被打回家,此后两年也同样在小组赛被淘汰,因此被戏称为“冀州内战幻神”、“玉京七日旅游团”。
教练说着,发来一条文档分享链接。
在那之后,教练就变了,变得整日游手好闲。
“《塔楼剑谱》就是i.33剑谱,记载了13世纪德意志剑盾武技,我那个老同学练的就是这个,而《古堡剑谱》记载的是迅捷剑武技。”
“谢谢教练。”许非诚恳道谢。
“你当我傻啊,不想说就算了。”教练走到一部不知道多久没洗过的国产电动汽车旁,拉开车门,“我觉得你这套剑术还有改进的空间,建议你再学一学其他以刺为主的流派,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许非还记得自己刚加入剑道队那年,主力队员又一次在小组赛中以全负战绩被淘汰,教练脸色难看得像是得了场重病。那天,也是刚加入剑道队不久的周国斌比当时的主力队员更伤心,哭得稀里哗啦。
大家都以为他已经麻木了。
听教练这么说,许非反倒更感兴趣。
大家都错了。
“《古堡剑谱》?《塔楼剑谱》?”
常年语文考试不及格的许非拿不准是对是错,他想了想,问:“那我是不是应该学学迅捷剑剑术?”
“如果你想学的话,我正好有《古堡剑谱》的电子版,我用手机发给你,你可以看看,现在流传于世的古欧罗巴剑谱里,只有《古堡剑谱》和《塔楼剑谱》保留得还算完整。”
“好。”许非点头答应,心里却有不同想法。
许非打开pdf文档,文档里汉字翻译和许多精致的绘图,除了两名剑手交锋的插图,还有许多复杂且美妙的几何图案。
“好了,今天先不扯太远,你下午还有事对吧,走,我送你去万象新天地。”教练把迅捷剑放回兵器架,一边往停车场走,一边问道,“你刚才那套剑术叫什么?在哪学的?我还从没见过,也没听说过。”
“哈?”
单论剑术水平,许非的确不如他们,可他在力量、速度和体能等方面占有巨大优势,这些优势足以弥补剑术水平的差距,更何况,他的剑术水平也在快速提升。
见他这么认真,教练忍不住说道:“咱们华夏剑道各大流派千年传承、创新,才真正当得起‘剑道’之称,以你的天赋和毅力,将来在剑道上肯定有所成就,这样吧,我先帮你找那些有底蕴的剑馆打听打听,看看有没有哪个剑馆愿意授你真传。”
教练一手握着方向盘,另一只手轻轻摆了两下:“我就这么一说,你也别抱太大指望,想得真传可不容易,我只能说我尽量帮你。”
“我知道。”许非点头。
真传二字,重如泰山,北辰在全国各地有上万学员,每年学费都要收十几亿,能得真传的也不过寥寥几人。
“到了。”教练踩下刹车,努了努嘴,“前面不好停车,你下车走一段吧。”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