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大业十二年九月初一。
百官迎朝。
大清早这天,在那余温殆尽,已显秋寒的早晨,官员们等到了宫门开启后,把手里的暖炉各自递给了跟随而来的仆役,开始鱼贯入宫觐见早朝。
九月初九重阳日要到了,作为一年中阳气最盛之时,陛下大有操办隆重之意,但却不知为何,没有让国师来过手,而是交给了礼部。
这几日礼部的官员都在忙活此事。
这眼瞧着九月初九越来越近,今日便是呈报章程的日子。
属于大朝,耽误不得。
而时任礼部尚书的崔中方不在,便由随行大臣礼部侍郎陈海书拟办。
走到了殿门外的广场,陈海书就已经拿出来了誊抄字迹极为工整的奏疏,等待陛下的到来。
接着等了大概一炷香的时辰,终于,殿中传来了黄喜子那有些老迈沙哑的声音:
“百官觐见!!!”
只不过……
一闪即逝。
可他的修炼天资很一般,进入自在境都非常勉强。
百姓们不说人心惶惶吧,可街上那些为了庆祝重阳而出的人也瞬间少了一多半。
而李圆通原本的意思是……饷银可以暂时先不提,这轮休总得提上日程吧?
别说那些军卒了,连他也想回洛阳了。
陛下……要迁都丹阳。
“说起来,贫道倒要恭喜魏公了。”
“……”
“不轮休了,你和将士们说,赏银和轮休皆放到明年战事平定,到时一并支取。”
而李密则站在静明道人的旁边,同样看着那奔腾不息的河水,点点头:
李密是修炼者么?
说完这话,群臣奏议,该处理什么处理什么。而等处理完了后,再喊出那句“无事退朝”,这早朝就算是结束了。
“……”
说着,他双手呈上了奏疏。
声音平静,听不出喜怒。
能操作,那这里面的说道可就多了。
李圆通一懵。
可谁知杨广却直接摔碎了喝茶的玉盏:
无心操办的帝王在正午之时,勉强带领文武百官,在江都城外搭建起来的高台上祭祀了一番后,便回了宫中。
想庆祝,但却不敢庆祝。
“……哦?”
高手榜?
虽然千机客三年一次九月初九重阳之日,便会重谱天下高手榜,布招天下。
“说。”
这怎么可能!?
……
“国师莫要消遣在下,在下天赋平平,如何登临这江山高手榜?”
北邙山下。
无人应答,包括那站在门口未进来的狐裘大人也都沉默无比。
这时,李侍郎那男女莫辩的声音响起:
“陛下!?”
扭头一看,户部此次跟随而来的侍郎林圣文正瞧着他。
忽然,一股沉重的压迫感弥漫在了整个大殿之中。
“荥阳太守杨庆和不敌瓦岗两万手持奇怪会发光火,可开山裂石之物的李密,激战一昼夜后,荥阳城破,太守杨庆和被瓦岗斩首示众。荥阳城……破。”
看上去很是奇怪、不自然。
“今年便不轮休了。如今南北皆有战事,这些精兵老卒的战力不可或缺,轮休了再重新召集可是麻烦的很。”
杨广翻开看了大概能有几十息的功夫,点点头:
听不清,那就只能观察陛下的表情。
这江南的秋冬湿冷湿冷的,每天早上起来,他的身子骨都木的厉害。
可能登榜之人,无一不是悟道之境的强者。
陛……陛下刚才说什么?
谁……
谁死了!?
这一点连李密自己都要承认。
可不管怎么样,时间仍然不以任何事物为转移,如河水一般昼夜不停的奔走着。
而果不其然,在犹豫之后,神秘的李侍郎迈步走入了大殿,一步一步来到了御前后,说道:
“当然是恭喜魏公荣登江山高手榜之位了。”
“臣礼部侍郎陈海书,有事起奏。”
这个消息整整在江都城中蔓延了一天。
户部的银子吃紧的很,根本不可能给出饷银来。
九月初九。
杨广语气轻松平淡:
从洛阳出来几个月了,玩也玩够了……是不是也该回去了?
而就在此时,想什么来什么。
甚至脸上还带上了一丝喜色。
只见陛下的表情从疑惑,忽然变成了呆滞,然后从呆滞之中诞生了一抹不可置信,最后,这一丝不可置信,变成了愤怒!
喝问:
“依照往年惯例,重阳之后,便到了军卒轮休之日。而此番拱卫江都的十万大军中皆为精锐老卒,其中半数皆在冬日轮休之中。按照往年来看,军饷赏银便是重阳之后陆续拨出,军卒携领。可如今户部迟迟不发,军中将士一直在等,问其原因亦很含糊,臣斗胆,请陛下做主安排此事!”
“……”
“嗯,可以。就按照这么办吧。银钱的话,从户部直接拨便是了。”
李圆通看起来有些愕然,但那表情又有些做作。
看起来意志消沉无比。
陛下到底要在江都待多久?
不仅仅是陈海书,这些时日眼瞧着天都冷下来了,可陛下却迟迟没说回洛阳的动静,一时间大家心里都有些嘀咕。
“叩见陛下。”
中原最大的粮仓荥阳……
有了这句话,那便等同于有了背书,这祭祀一应所需的人力物力,就有了操作的可能性。
而陈海书等的就是这句话,听到了黄喜子的声音后,他挪了一步,来到了大殿之中,鞠躬觐见:
群臣应喝,而带着通天冠的杨广则例行的压了压手:
李圆通本能扭头一看,就看到了一袭白衣的李侍郎重新披上了那件雪白的狐裘,就出现在大殿门口等候。
他下意识的想要再争取一下,可刚要开口的瞬间,黄喜子的声音响起: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在这种日子里,百姓才是最无依无靠的。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陛下?”
“噢,刚好,朕还找你呢。”
李圆通的心里忽然被压了一块石头……可就在这时,忽然,杨广发出了“嗯?”的一声。
不进来,就站在门口。
想要听听他说了什么。
虽然追赠了金紫光禄大夫、荥阳郡守的职衔,可随着这个消息的发酵、蔓延,天下人都知道了张须陀败亡之事。一时间,天下举兵反隋之将在多地冒出,如若牛毛。
但马上,就在九月初九重阳节的前一天,一个更坏的消息,在众人还未来得及消化张须陀败亡的消息时,由百骑司再次传到了宫中。
“……?”
张须陀……死了!?
中年道士静明看着那滔滔不绝的黄河之水,浅吟慢颂:
“《尚书·禹贡》载:荥陂既潴。意为水聚之处。古时,太行山中之水南下至济源,称济水。夏禹治水时,济水自温县引入黄河,南溢为荥,聚集成泽,称为荥泽。又因此处为北邙黄河教会之地,于风水而言,竖阴融阳聚之所,故曰为“阳”。”
别说李密了,连王伯当都有些无语。
并没有什么市井之中想的所谓“文绉绉”的话语,君臣的话语非常直白,看到陈海书后,坐在龙椅上的杨广便问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