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哦,是何喜事呀!”听到这话,朱元璋的精神有些振奋的问道,不用想也知道绝对跟大孙有关。

“陛下,臣昨日和朱公子,自陛下离开后,一直聊到深夜方停,朱公子的言论,真的让臣是钦佩不已。”

冯胜说起昨日的事情,面色都有些潮红,不过黑眼圈有些重,显然是没有睡好。

“到底你跟咱大孙聊了些啥,让你如此兴奋,快跟咱说说。”朱元璋听到冯胜这种话,眼睛一亮。

此前的疲倦顿时就烟消云散,好奇的对冯胜说道。

冯胜的声音有些激动,连忙道:“臣和朱公子详谈甚久,臣发现一个事情,那便是朱公子对于四书五经,诗词歌赋这些并不是很懂。”

“但对于民生,商事,军武,却是了解极为透彻,甚至于每每都有惊人之语。”

“尤其是关于现在大明赈灾方面,朱公子的见解更加独特迥异,但仔细想来,却是有着极深的道理。”

听到赈灾两个字,朱元璋眼睛都亮了起来,所谓是瞌睡来了送枕头,灾情紧急,是朱元璋目前最为头疼的事情。

灾情的出现,显然不是一天,只是灾情问题在今日早朝爆发了。

“快给咱说说,大孙对于灾情这块,到底是如何处理的。”朱元璋催促问道。

他并没有指望大孙能够给出一个妥善的解决方案,而是想听听大孙对于这等事情的看法。

毕竟以后大孙继承了大位,这些事情都是要依靠他来处理的。

“臣与朱公子交谈过后,连夜整理一本策问,请陛下过目。”冯胜从怀中掏出十多张纸,递给朱元璋说道。

朱元璋接过,仔细的看了起来。

首先引入眼帘的,便是‘以工代赈’四个大字。

对于以工代赈这事的做法,朱元璋也并不陌生,自春秋开始,就有不少朝代使用过这个法子。

不过显然,朱安的以工代赈,并非这般简单。

历史以来的以工代赈,便是朝廷出钱,给难民一点事情做,跟赈灾的意思是相同的。

但是朱安这里提出的却是完全不同。

他认为,大明目前的粮食,是足够平民生活的,哪怕受灾也是如此。

大量的粮食,并不是在平民手上,而是在地主阶级手中。

所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如果当地的权贵们愿意拿出粮食,灾情就可以平稳渡过。

朱安在这里提出一个概念:想要富,先修路。

大明的官道,基本上都是沿用元朝,甚至于之前的宋朝,唐朝时期。

官道一般用土夯筑,极容易损坏,经常需要养护。

更多的地方,连官道都没有。

朱安在这里提出一个新的概念,承包制。

意思便是,让当地的权贵们接受难民,然后提供粮食修建官道。

官道修建完成之后,以官道的关税,分批返还给当地权贵,让其获得收益。

如此一来,灾情导致的难民问题,就能够得到缓解。

朱元璋看完之后,眉头深锁,这个策略看上去是可行的,他也相信很多权贵都会积极的参加。

可是将大明的税收,如此这般交给别人,这等事情让朱元璋就有些不愿了。

冯胜对于这等策略,自然明白陛下的其中顾虑,察言观色后,发现陛下却是没有第一时间拒绝,显然还在考虑中。

便开口说道:“这等策略乃朱公子提出,陛下若有思虑的地方,何不直接跟朱公子详谈一番呢。”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www.74txts.com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

逆天萌宝:爹地,妈咪又逃了

月如娇

仙界寂灭后

故无败

万世玄尊

天叹

重捡文明

秋刀霜剑

这个世界什么时候有血条显示了

刹那辉煌

万界小店

镇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