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635章 海上刺客
“印度那边的情况怎么样了?”坦普尔问道。
为了稳定印度地区的局势,内阁已经连续派出了两批远征军到印度殖民地,总数达到了六万人。
运送去的装备更是达到了近二十万套。
消耗的资金已经超过了一千多万英镑。
这只是本土的投入。殖民地的损失要是加进去的话,那更加是一个天文数字。
可是,这么多人力物力投入进去。结果呢?整个印度北方和东北方向都已经沦陷。
那里可是印度殖民地最精华的地区啊。
现在派去的军队死伤惨重,还只能跟那些叛军对峙。
“首相阁下,印度的情况非常不好。”
“怎么了?是对方又开始进攻了吗?”坦普尔问道。
援军暂时是派不出去了。事实上印度地区失败的消息, 坦普尔都让内阁暂时瞒住了。
在大选的关键时刻,坦普尔不想有任何的负面消息传出来。
“首相大人,印度地区现在已经全面停战了。危险不是来自敌人,而是因为瘟疫。”
“怎么?瘟疫还没有平息吗?”坦普尔问道。
“是的,首相阁下,原本我们以为旱季到来瘟疫就能够缓解, 但是根据英印殖民地传回的最新报告, 当地的瘟疫还在传播。”戴维德一脸沮丧地说道。
自从去年年中开始, 加尔各答的瘟疫爆发,到现在已经半年多的时间。
这半年多的时间中,英印殖民地几乎就没有再爆发什么样的战争。
因为此时所有的人都面临了一个共同的敌人。
那就是瘟疫。
瘟疫不会选择阵营,所有的人都是他们的敌人。
这对于处于防守状态中的英军来说,亦好亦坏。
前面的几个月,瘟疫只在加尔各答传播,然后向南沿着海岸线传播。
接下来北方联盟方向也发现了瘟疫。
紧接着缅甸孟加拉地区以及圣军都发现了疑似的病例。
石达开没敢小觑,他连忙向复兴军求助。
董书恒派出了一支精干的医疗队去圣国支援。
他们采用了很多手段,终于是遏制住瘟疫的大规模传播。
但是缅甸王国那边控制得就没有那么好了。
为了不让疫病传播的缅甸的东部本土。
缅甸国王伽罗亚下令封锁了东西部之间的联系。
这让缅甸王国内部产生了很大的恐慌。
在都城阿瓦,有人开始散播谣言说国王感染了瘟疫,已经不能视事。
一时之间,阿瓦城风声鹤唳,暗流涌动。
李少荃意识到问题可能要恶化。赶紧发报给正在金边的董书恒。
董书恒当即下令彭玉麟从腾冲府调派一个团进入阿瓦城东北的掸邦高原待命。
李少荃也积极联系阿瓦成内的情报部行动组。
果然阿瓦成内的那些贵族在散布了谣言之后,抓着这次机会发动了叛乱。
他们杀死了伽罗亚留下来的留守将领,策反城内的军队听从他们指挥。
他们原本计划控制军队之后再去控制国相敏昂聪,利用这位老国相的威望去重立新王。
只是当他们赶到国相府的时候已经晚了一步。
李少荃早就先一步让情报部的人将国相给控制起来,并且将他转移到了隐蔽的地方。
然后李少荃以国相敏昂聪的名义发号施令。调动驻守在城外忠于国王伽罗亚的军队入城平叛。
同时李少荃以敏昂聪名义, 命令边境的军队放复兴军进来支援。
在复兴军的支援下,成内的叛军和反叛的贵族被一网打尽。
伽罗亚知道这件事情之后大为震怒。
他在外面为缅甸开疆拓土, 没想到还有人在后方捣乱,当即下令将这些叛乱的贵族全部诛灭九族,收回他们的土司封地。
当然,缅甸的主力都在西边的孟加拉地区。
平叛的时候还要依靠复兴军的支持。
经此一事,伽罗亚更加坚定了经营孟加拉地区的决心。
缅甸本土的那些土司根深蒂固,根本无法完全拔除。
现在在东孟加拉地区,他能够掌控自己手中的每一名百姓。
这种感觉跟他刚刚登基那会儿完全不同。
在惩治了那些叛乱土司的同时,伽罗亚还下令将所有的宗室全部都迁移到达卡去。
同时主要的官员也都迁移到达卡去。
此时的达卡虽然还有瘟疫。但是在得到复兴军的支援之后,瘟疫基本上得到了控制。
事实证明,复兴军提出的一些预防瘟疫的措施都是非常有成效的。
这次缅甸的叛乱,李少荃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经此一事之后,李少荃在缅甸东部的土司中威望日升。
董书恒将他召回,安排到滇南行省做总长,顺便为安南的大军筹措粮草。
李少荃也就此进入了复兴军行政系统的高层。已经具备了入阁的资格。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按照董书恒制定的最新的内阁组织原则。非担任过地方大员者不允许成为内阁的总理以及副总理。
而今后内阁总理以及几位副总理将是行政的核心决策层。
随着董书恒将自己手中的行政权力逐步剥离,内阁的行政权力将越来越大。
现在,很多的复兴军高官都将眼睛盯着内阁这一块。
大明的内阁,满清的军机处都是位极人臣的位子。复兴军的内阁权力将比他们更大。
董书恒将内阁总理与副总理的人数定为五人。
副总理分管一些部门,也可以兼职一些部门的首长。
以后单纯的部门首长将不再参与到决策当中。
但是内阁总理和副总理都要由总统任命。
部门首长可以由总理提名,然后由总统任命。
检察院和法院仍然是单列直接由总统任命和管辖。
法院也将逐步改革,确立了大法官制度。最高法院设置七名首席大法官。
地方上审议案件实行合议制度,至少要由三名法官成立合议庭。
法官审理案件需要对审理的结果终身负责。
监察院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最严厉的一项改革就是地方上要是发生了腐败窝案,地方监察官要负连带责任,只有在该案件是由监察官自己查处的情况下,监察官才能够免责。
这让原本高高在上,无论谁见了都要怕上三分的监察官,现在成为了一个高危行业。
当然了,现在这些监察官变得更加的凶狠、敏感,仿佛是饿狼一般,紧紧地盯着地方上的那些官员。
被弹劾、立案的官员数量大大地增加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