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501章 第五〇一章 皇宫博物院
因为连续几年的移民政策。
现在的华夏百姓对于移民海外已经不再是那样的排斥。
反而在复兴军坚持不懈地宣传之下。
很多人都认可将家中子弟送到外面发展就是帮助家族开枝散叶,是一件很荣耀的事情。
华夏百姓在思想上的可塑性非常的强。
出海再也不是走投无路之下的选择,而是一种上升的渠道,是普通人改变自己命运的一种方式。
经过了一年多的发展,新京城已经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总统府连带一干的官府都搬到了西边的新城之后。
原本的城墙之内的就显得宽敞多了,城内的政治氛围淡了。
各大书院的入住,让这座四九城看来更显得朝气蓬勃。
原本的街面上大都是那些吃皇粮的旗人, 每天斗鸡遛鸟,喝茶抽大烟,不务正业,让整座京城都显得暮气沉沉。
现在这街头更多的是书院的学生以及外省来京办事儿的人,这些人的精神面貌就要好的多了。
所以这城内非但没有萧条,反而是更加的繁华。
全国各地的小吃, 各种各样琳琅满目的商品。不管是传统的小商品,还是拥有现代气息的工业品, 在这里都能够找到。
城内的道路从新修缮了之后, 整座城的面貌都焕然一新。
新京的官府转们规划了商业区,保留了原本的分类划分。
但是又将各种的商品的交易区往一起靠拢。这样让百姓们购物更加的方便。
草原上原来的牛羊肉、皮子,关外运来的坚果、各种晒干的菌菇、山西的糜子、江南的稻米、高邮的布匹。
一个商品交易区域正在形成。
很多人愿意在城墙内逛逛购物就是因为这里的东西比较全。
最近一段时间,新京城中最为轰动的事情有两件,其中一件就是原来满清的皇宫准备给普通的百姓开放了。
随便是谁,只要一个铜元买上一张票就能够进去参观。
另外一件事情就西边新城到老城再到新规划的南城居民区的电车最近开始通了。
这个头上拖着两根大辫子的电车,一开始就引起了人们的围观。
随着新京火车站的修成,许多的百姓都已经见过了火车了。
大家都在找这个车子的烟囱,可是没有一个人找到。
“祥子,咱们还是别去了吧,咱们一家四口人门票就要四个铜元,你这还要坐电车,又要不少钱。”祥子媳妇儿劝道。
就在昨天晚上,祥子在饭桌上宣布,今天要带着全家坐电车去参观皇宫。
这个提议自然是得到了家中两个小娃子的满心支持。
只有祥子的媳妇儿有些不乐意。
家中的条件才好转了, 祥子媳妇儿一直想在南城建造的新居民区那里买套大点的房子。
但是祥子告诉他不要急。政府有规划准备的将他们这个老城区给拆了,到时候每家都能够分到一套房子。
也许是手中有了钱了,祥子的媳妇总是不放心,老想着要置办点产业。
祥子就告诉她实在嫌弃钱放在手中隔应的慌,那就拿去跟人凑份子买股票。
因为购买股票需要满足一定的门槛,必须拥有五千华元的存款。普通的老百姓是根本没办法购买的。
所以一些家境还算殷实的普通百姓就想出一个办法。
那就是几个相熟的人家凑份子,找一个可以信任的人开账户,将几家的钱凑在一起。
然后拿去买股票,按照各家出钱的多少最后来分利。
到了后来世面上开始有人开盘子借钱去购买股票。
赚了钱之后还本付息。
因为一开始这种现象并不普遍,而且他们做的很隐蔽。
所以复兴军官府并没有发现。
祥子家实际上只是完成了由饥饿到温饱的转变。他们家积攒的那点钱就连跟人家合伙买股票都不够。
祥子现在除去家中的开支实际上能够攒下的钱也就不到二十华元。
这还要祥子媳妇在人家成衣铺子帮忙同时赚钱的情况下。
因为一对儿女都能够上学了,所以祥子媳妇儿现在才能去出去工作。
祥子蹬三轮车运货一个月可以赚五个华元左右,年底有一次奖金,不过要根据他们车行的收益来发。
虽然他们车行现在隶属于新京官府,但是他们还是要自负盈亏的。
每个月车行还要上交一笔款子给官府,偿还当初购买三轮车的钱。
还好现在的电车只载客,不运货,不然祥子他们的生意都还要受到影响呢。
最近为了拓展业务,车行又购进了一批带顶棚的载客三轮车。
祥子见着了,跟原来的黄包车差不多,只是以前靠两条腿跑,现在可以骑在车子上蹬了。
好在,这样能够剩下很多的力气,速度也比人力车要快一些。
不过祥子还是在跑货运,这样他下午收工的时间会早一些。
祥子现在终于不用再担心家里人吃饭的问题了。
现在赚的钱越来越多,粮食却越来越便宜。
每天出工的心情都比以前好多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