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548章 军国之国 (第四更,求订阅)

应天,皇宫……没有殿。

盛德皇帝或许是华夏历史上最“寒酸”的皇帝,所谓的皇宫,就是一座欧式的三层楼房而已,这座玫瑰宫过去是属于阿根廷总统的总统府。

作为皇宫虽然扩建了右楼,可仍然很“寒酸”。毕竟这里连一座座宫殿都没有。

甚至就连同御前会议,也没有专门的“金銮殿”,甚至就连所谓“龙椅”,也就是巴西红木制成,仅仅只是椅子上雕刻了龙首纹上表示这是“龙椅”。

不过,这不妨事,按照朱先海说法,大明的龙椅在京城呢。没错,就是“皇极殿”,也就是所谓“太和殿”里的那把——那是所谓“木匠皇帝”明熹宗为自己亲手雕刻的。那把龙椅一直延续了数百年。从明朝到清朝,皇帝坐的都是这一把龙椅,一坐就是几百年。

“有一天,他们会把龙椅送给朕的!”

对于这一天,朱大皇帝是深信不疑的。

于是乎暂时也就因陋就简了,也算是“勿忘在莒”的提醒吧!

周一,例行的“御前会议”。

现如今大明朝没有了大朝会,只有御前会议,也就是各部尚书参与左右侍郎有资格列席,这个会议差不多等于公司的例会,说起来,这也是沿自公司的习惯。

南华在又活了的大明帝国身上烙下了太深的印迹。

顿了顿,朱先海终于拿出了他的“大杀器”!这个在后世差不多臭名诏著的思想,但是在这个时代,它却是唯一的生存之道。

大明现在的兵役,在是强制性的兵役制度。不需要用麻绳去捆、用铁链去拴,因为所有人都是公司的雇员,无论他们是工人,还是农场佃户,他们接到征召令不来当兵,肯定会失去糊口的生计!

但是这种体制是不可能持久的,毕竟,随着时间的继续,最终公司会淡出一切,再则,强制征来兵又能有多少训练作战的积极性?

尽管总体上来说,目前大明的兵,训练作战都还算积极。而且颇为勇敢。但是距离朱先海的希望还有很大的差距。

再说是财政。

朱大皇帝是统治者,他的屁股本身就是歪的,尽管他内心鄙夷日本,但是并不妨碍他站在统治者的立场上,希望他的军队完全由狂热且勇于献身的军人所组成。

“什么是军国之魂?就是渗透到骨子里的尚武精神,就是整个社会崇强尚武的风尚,这与我华夏的传统有很大的关系,古往今来,传唱的是所谓才子佳人,至于武人?不过只是粗鄙武夫而已!想我华夏尚文息武千年,落得又是什么下场?”

可仅仅只是半个世纪之后,一切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相比于女王,首相更在意的是所谓的民意。

没有军国之魂!

没有关系,可以直接封爵嘛,然后首相就进入了贵族院。慢慢的所谓的一世贵族就成为的贵族院里主导,他们不断的争夺权利。

“大明的军队所需要是为国慷慨赴死的勇士,而不是靠着军法维持战斗力的灰色牲口!”

也正因如此,朱先海才会提前打了预防针。归根结底就是为了防止将来他的子孙后代脑袋被驴踢了。

国人爱好小鲜肉的历史实在是太过悠久了,古代动辄就是什么“美男子”,什么“貌比潘安”,就连古代的名将,也尽是一副文人形象,赳赳武夫……那就是粗人而已。

然后呢?

等到把皇家的左膀右臂——贵族踢翻在地之后,也就可以亲自上阵了。

而今天会议讨论的事情,也比较特殊,是如何进行****宣传教育,培养民众的尚武精神,让大明臣民成为狂热支持国战的军国之民。

但是这并不是军事力量强大的根基。

为了争取权利,他们不断的向民众示好,就像二战后英国的工党内阁,他们为了讨好民众干了什么?

甚至不惜以瓦解帝国为前提——为了节约军费,他们把皇家海军的军舰直接报废。

坐在龙椅上的朱大皇帝一上来就在那侃侃而谈,说的讲的都集中在军人地位之上。尽管大明的立国之战所持续的时间非常短,而且这里也没有传统科举制度的影响,但是眼下大明的军人地位,仍然有所不足!

他们一边享受着殖民地带来的利益,一边又亲手摧毁这一切。

“所以,我们必须要从根本上提升士兵的荣誉感以及国民从军的积极性。目前欧洲实行征兵制的国家,都在竭尽全力建立起一种从上至下的体制——我将它称为“****”!”

在朱大皇帝登基时,一次就颁发了1200枚“铁券勋章”。相比于的对军人的优待,对文官,就显得有点儿苛刻了……大明没有一个文官爵爷!按照朱大皇帝的说法——汉人的传统就是军功赏爵,非军功不赏爵!

甚至还把这列为祖制,之所以如此,就是为了避免将来哪一个皇帝的脑袋被驴踢了。动不动就乱封贵族。

绝对不是什么平民,而是贵族!

当由于一些贵族站出来指责他们不顾及大英帝国的利益的时候,那些工党的领袖们在那里信誓旦旦的说着。

最终他们亲手摧毁了整个不列颠帝国。他们得到了什么?

选票!

虽然是无品之爵,也算是一种爵位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www.74txts.com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

异想少女北小诗

北小诗

捕梦猎人

金子息

医后芳华

潋莘

机甲战痞

十二曲栏杆

此刻,举国随我攻入异界

星海一粒沙

天降白富美

汪清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