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991章 为往圣继绝学
御极大典结束后,庆忌又在福宁殿内外,宴请了朝中的公卿大夫。
这一场盛大的皇宫夜宴,注定不会简单。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喝得微醺的御史中丞伯噽,眼神转悠了一下,于是来到红地毯上,朝着庆忌的跪了下来,躬身行礼道:“陛下,臣有一句话,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但说无妨。”
“他时吴地不过数百里,赖陛下神灵明圣,平定海内,放逐蛮夷,日月所照,莫不宾服。以诸侯为郡县,人人自安其乐,而无战争之患,传之万世。自上古不及陛下威德!”
伯噽对庆忌歌功颂德了一番,让庆忌一时间有些飘飘然。
正所谓轿子人抬人,对自己阿谀奉承的话语,谁不爱听?
不过,还不等庆忌高兴一下,左丞相孔丘很是不合时宜的站了出来,向庆忌进言道:“陛下,臣闻殷、周之王千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
“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三桓、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
见到庆忌这般坚持,邓析只能无奈的叹了口气。
孔丘所言,不止是在抨击伯噽阿谀奉承庆忌的做法,而且因此引申出了一个非常敏gan的话题——
这两个学派的士子经常斗嘴,抨击对方的不是。
焚书吗?
庆忌一时间陷入了沉思。
“陛下早年就曾说过,终其一生: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吴国五大显学,分别是:儒、法、道、名、兵。
邓析反驳道:“尔等儒家所鼓吹的礼仪教化,早已过时,不合时宜。武王伐纣,代商而有天下之后,周室大肆分封子弟、功臣为诸侯,结果如何?”
早在几年前,以邓析为首的法家,跟以孔丘为首的儒家就开始了互掐,看不对眼。
“且丘言乃三代之事,何足法也?异时诸侯并争,厚招游学。”
“邓析!你怎敢说出此等误国误民之言?”
吴国究竟是继续推行郡县制,还是跟周朝一般大行分封?
庆忌不动声色,缓声道:“二三子,尔等以为孔丘所言,如何?”
“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
历史上的秦始皇焚书,为的是控制思想,或者说是统一思想。
“休要再议!”
“得益于陛下之神威,我吴国从一个疆域方圆数百里的东南小国,蚕食鲸吞,成就了大一统的国朝!”
“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今伯噽又面谀以重陛下之过,非忠臣也。”
“陛下……”
“今天下已定,法令出一,黎庶当家则力农工,士则学习法令辟禁。”
“然,四海内外,并不安宁!夫陇西、渔阳、代,甚至是中原一带,人心尚未归附,恐有叛乱发生!”
“幸得天生陛下,扫灭列国,使海内归于一家。”
“嘶!”
“黄帝时代,诸侯咸来宾从,咸尊轩辕为天子,黄帝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自唐、虞至周皆帝王与诸侯分而治之!”
“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