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975章 天命所归,护驾之功
“呵呵,吴王,你饶了我一命,你以为我会感恩戴德吗?”
师修冷笑道:“不,你只是想彰显自己的仁德爱才之名,我师修绝不会成为你的垫脚石?”
“你又错了。”
庆忌淡淡的道:“师修,你太高估自己,也太小觑寡人了。”
“你不愿为寡人编撰《吴颂》,寡人不介意,还能饶你不死。寡人就留你一条命,让你看看这大好河山,看看这世事变化!”
“十年后,你再来到寡人身边,看看在寡人治下,在大吴治下,天下万民究竟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还是一个太平盛世。”
“你……”
师修不由得愣住了。
“送师修离开!”
“大王。”
赵高低着头道:“大王,小人祖上的确是出自秦穆公一脉,但是早已家道中落。小人的祖父、父亲都曾到当时还是晋国治下的邯郸定居,发生战乱后,小人一家一路颠沛流离,兜兜转转,又回到了关中。”
庆忌微微颔首道:“事急从权。你是寡人的嫡长子,大吴的储君,你有资格代寡人发号施令。”
“多谢大王赐姓!”
“原来如此。”
尤其是对吴高这样的寺人而言。
“豫政突然暴起,谁都未曾料到。好在,寡人在关键时刻,识破了豫政的不良动机,这才免去了一次杀身之祸。”
而庆忌的眼神一冷,“噗”的一脚踹飞了师修。
虽然是庆忌有王命在先,但是他们见到国君有危难,还顾忌王命,害怕因此有杀身之祸,的确是百死莫赎的。
“有这样的儿子,你应该为他感到骄傲,而不是想着为他复仇。如此活着,太累。”
杀一个师修容易,但是千千万万个师修呢?
群臣哗啦啦的跪了一地,深感惶恐,都异口同声的山呼道。
“赵……赵高。”
庆忌淡淡的扫了一眼师修,道:“师修,不瞒你说,你们的刺吴计划看似周密,实则寡人早就得到了风声,有所防备。”
这偌大的崇政殿中,除了吴国的君臣,还有几个宫娥、寺人。
不过,他还是有护驾之功的。
闻言,师修沉默了许久,终于缓缓的抱着古琴站了起身。
“你为何刺杀寡人,寡人也知道。你儿子死在大梁,为魏国殉葬了,这怨不得寡人,怨不得吴国。”
“暴君,去死吧!”
“你无罪。”
玉佩碎了,但是赵高安然无恙。
这个寺人也是命大,被豫政投掷出的匕首砸到还不死。
”诺。”
毕竟是阉人,他们没有资格干“大事”。
两名金甲武士连忙将师修摁住,让他动弹不得。
“回禀大王,小人名唤赵高。”
师修忽然跟发狂一般,抱着古琴砸向庆忌。
眼看着师修还执迷不悟,想着袭击庆忌,群臣都纷纷进言,要将师修跟豫政一般,五马分尸。
御史中丞伯噽义愤填膺的站了出来,道:“此人配合豫政行刺大王,罪无可恕。大王,若不处死师修,实在不足以平民愤!”
“诺!”
“你叫什么名字?”
“二三子何罪之有?”
所以他们走上陛台是无罪的,至少庆忌不追究下来,就不会有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