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955章 封妻荫子,大富大贵
眼看着四下无人问津,隔墙无耳,蹲在墙角跟庆忌一起啃着肉包子的范蠡便道:“大王,臣有一事不解,不知可否大王相告?”
“说。”
“这钱庄,若是放贷,贷款者过世,他生前所借的钱,是一笔勾销,还是遗留给家属继承?”
“……”
这是一个难题。
不过,难不住作为穿越者的庆忌。
“家属若是愿意继承贷款者生前的财产,之前在钱庄所借的钱,也要一并继承。若是其家属不愿意继承贷款者生前的财产,则是一笔勾销了。”
“大王英明。”
庆忌认为,吴国有必要确立一部《继承法》,以免发生相关案例的时候,判官们都感到棘手,无所适从。
“计然,你这又是何苦?”
计然喟然长叹道:“大王,臣虽有功于社稷,但所求者,不为名,也不为利,但愿大吴一统华夏九州,从此结束在这片土地上的战乱!”
“大王……”
“不必再说了。”
时间进入吴王庆忌三十一年,即公元前483年,正月。
计然跪了下来,言辞恳切的说道。
“臣可留下田十五顷,八百株桑树。有田有桑,臣的子孙后代可衣食无忧了。”
然而,计然却是谢绝了庆忌的这番好意。
因为随着吴国的疆域不断扩大,政务繁巨,朝中所需要的大臣也必须增加,不然行政效率可能有些低下。
左丞相文种,正式成为吴国的新任太宰。
“计然,你为何辞而不受?”
还有大工令干将、大造令鲁班,属于九卿的序列。
计然的收入来源,除了俸禄收入,家庭田产收入以外,再就是获得的大量赏赐收入。
……
他们的子孙后代,若不争气根本活不下去。
依据级别,作为太宰的计然每月可得350斛谷,一年4200斛。
按照吴国太宰秩万石的标准计算,计然所得俸禄足以支撑其家庭生活,并有大量结余。
庆忌加封计然为“太师”,享受三公的待遇,岁俸不断,并且还册封计然为“泾阳君’,把泾阳县的田租税全部作为计然的岁俸,相当于计然日后享有一个县的食邑。
对待退休的计然,庆忌还是照顾有加的。
“臣的食邑、良田、宅子,还请大王收回去,以为国用。如此,臣便了无遗憾矣!”
如果收入以粟计算的话,一年的收入至少650石!
合现代斤数为17750市斤,收入相当可观。
“大王,臣可接受太师、泾阳君的封号,但是其余岁俸、食邑,还有泾阳县的田租税,以及黄金玉帛之属,请大王收回成命,臣万死而不敢接受!”
“你而今辞官归养,不给自己的子孙后代留下私产,荫及子孙,你又于心何忍?”
奉常烛庸,掌管宗庙礼仪,地位很高,属九卿之首;
郎中令黑夫,掌管宫殿警卫;
卫尉勾践,掌管宫门警卫;
太仆申息,掌管宫廷御马和国家马政;
廷尉李克,掌管司法审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