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952章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翌日,庆忌在崇政殿召开了一场大朝会。
“寡人欲敛财于国人,又不失民心,二三子何以教寡人?”
此言一出,顿时满座皆惊。
群臣都认为庆忌的脑子是秀逗了,不然怎么可能说出这种无稽之谈?
“大王!”
太宰计然硬着头皮出列道:“臣听说,圣贤的君王应该体恤民力,爱民如子,作为君父,大王怎可掠夺子民的财富?”
“这些年来,我大吴国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且大王实行的惠民政策,藏富于民,因而黎庶皆有藏私。”
“然,这绝不是大王要敛财于国人的理由!”
“大王,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大王爱财,更要取之有道,若学周厉王那样贪图财利,继而搜刮民脂民膏为自己所用,为一己私欲,恐怕会导致国破家亡,山河破碎!”
没必要向黎庶预支一两年的赋税。
“凡是吴人,身家性命,尽皆归大王所有。凡在吴国之地,四域之内,一针一线,一草一木,皆为大王处置!”
“在不失去民心,反而得民心的情况下,二三子谁可使寡人敛财于国人,尽可能的集中我大吴之财富?”
实际上,吴国的府库仓禀,钱粮还是十分充裕的。
“大王切不可有此念想!”
“这……”
面对计然的这种说法,庆忌只是一笑置之。
“你就是我大吴的荣夷公、虢公长父!”
他的倒行逆施、横征暴敛,造成了周人的强烈不满,朝野上下,杀机四伏,人人自危,民怨沸腾。
“大王是何许人也?是吴人的君父,一国之主!”
“若能收取一定的利息,既解了国人的燃眉之急,也可为国库增益收入。”
作为庆忌的死忠分子,御史中丞伯噽立即站了出来,朝着庆忌躬身行礼道:“大王,臣以为这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这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佞臣,佞臣呐!”
一时间,群臣都很是愤慨。
“大王富有吴国,要钱财,直接使臣民交出来便是!”
对于庆忌的这种说法,群臣是一头雾水,好似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听到这话,公卿大夫们都忍不住冲着伯噽怒目而视。
“食君之禄,担君之忧,如此浅显易懂的道理,二三子都不知晓吗?”
但,庆忌究竟在想什么?
上意难测。
这些税收归少府管理,作为王室成员的私用,进了庆忌的私人腰包。
伯噽很是愤慨。
“伯噽,你怎敢怂恿大王搜刮民脂民膏?”
“这两年我大吴的确消耗了许多钱粮,却还不至于到搜刮民财以填补空缺的地步!”
被群臣劈头盖脸的一通痛骂,伯噽就不由得反唇相讥起来。
“我大吴原本就有放贷政策,只是并不收取利息。”
“哼,你们这群不忠之臣,有什么资格在这里对我伯噽指手画脚?”
见状,庆忌没好气的笑了笑,道:“二三子,寡人只是打个比方,并没有真的要敛财于国人。”
轮到文种,当庆忌的目光放到他身上的时候,他深吸了一口气,缓缓的站出来,道:“大王,臣以为,可向商贾、贩夫走卒,以及一些暂时没有钱周转之人放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