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924章 五国相王
时间进入吴王庆忌三十年,即公元前484年,农历五月末。
吴军进入晋阳城,赵鞅服毒自尽后,宣告着建立不过十余年的赵国,正式灭亡。
远在邯郸的伯鲁、窦辇听闻晋阳城沦陷,赵鞅的死讯后,悲痛不已。
但,事已至此,他们也都无能为力了。
赵军被围困在邯郸城整整三个月,粮草早已告罄,到了最后,饥肠辘辘的赵军不得不啃树皮、吃老鼠肉,以至于食用死尸……
赵军不是没想过突围,只是为时已晚。
赵军的每一次突围,都被吴军打了回去,根本冲不出去。
眼看着军心涣散,所有人都可能要饿死的下场。
伯鲁与窦辇等赵军将领商议过后,决定向吴军主将田穰苴投降。
到了最后时刻,他们对于外边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
“联军分布于朝歌、牧野至大河(黄河)一线,连营百余里,声势十分浩大,五国几乎是空国而出。”
这可真是大手笔。
这还归功于田穰苴战前有先见之明,把邯郸附近的乾侯、五氏、曲梁三座城邑攻占,并切断了交通要道,防止赵军突围以及跟外界联系。
如果败了,赵国故地,以及吴国的河东郡、上党郡以及颍川郡,甚至是三川郡,都会遭到列国的瓜分。
为了应对来势汹汹的齐、鲁、宋、卫、燕五国联军,庆忌集中了三十万步骑,陈于邺城、漳水一线。
齐、鲁、宋、卫、燕五国相王之事,庆忌早已经获悉了。
可谓是打了赵人一个信息差。
范蠡笑了笑道。
因为,倘若伯鲁、窦辇等人知道诸侯联军已经集结到朝歌,准备跟吴军开战的话,说不定还会坚守邯郸城,跟吴军死磕到底。
闻言,在场的吴军将领们,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倍感震惊。
邯郸的赵军归降后,有差不多四万人,都被与之前的赵军战俘关到一起,送往吴国的河东郡、三川郡暂时看管起来。
庆忌忽然想起一件事,问道:“赵无恤及其赵国余孽,还在中山国吗?”
吴国伐赵的时候,庆忌就留了后手,派了不少兵马驻防于河东郡与颍川郡,便是防着韩魏两国突然出兵救赵。
此战,吴国若能胜之,扫灭列国,一统天下的战事要提前了。
庆忌下令,册封伯鲁为赵侯,食邑吴都五百户,世袭罔替,并派人送赵伯鲁到金陵城生活。
但,凡事并没有如果。
“联军六十二万人马,齐国在其中占据三分之一,大概二十万兵员。”
不,而是已经宣告灭亡了!
在没有天下共主的情况下,只有吴国一家称王,而其余周王室册封的诸侯,尽皆是公、侯、伯这样的爵位,岂不是沦为了吴国的臣属?
当然,吴国是有这种实力,迫使列国成为自己的臣属,庆忌也能成为跟周天子一样的天下共主。
这厮之前还在朝拜庆忌的时候,提议让庆忌称帝,取代周天子成为天下共主,以号令诸侯,不过被庆忌婉拒了。
闻战则喜!
“鲁国,兵员八万;卫国,兵员八万;宋国,兵员十万;燕国,兵员六万。”
既然周王室已经不复存在,诸侯们就没有限制,相互尊王,也是情理之中。
吴人从不害怕挑战,从不害怕巨大的挑战。
顿了一下,范蠡缓声道:“诸侯以齐王吕壬为盟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