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920章 秋后的蚂蚱
此时,庆忌登轼而望之,见其辙乱,观其旗靡,心里还是有些迟疑不定的。
这的确是战败的迹象。
赵军和中山军的将士丢盔卸甲,只顾着逃跑,丝毫没有反击的想法。
在一边的胥门巢跟着道:“大王,臣以为展如将军所言极是。”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眼下敌军败逃,若能擒杀赵君,再顺势攻破晋阳,赵国就形同亡国了!”
“大王!”
闻言,庆忌却是摆了摆手道:“鸣金,收兵。”
“大王,何故如此?”
“穷寇莫追。赵鞅此人,善于用兵,论诡诈奇谋,他不下于寡人。”
且不说对面的吴军主将,是早就名动天下,老谋深算的伍子胥,光是其麾下的吴军武器装备之犀利,战力之强劲,就不是赵军所能比拟的。
这就是为何赵军在开战之初,数战失利后,会选择构筑防御工事坚守的原因。
……
粮道被断,就意味着赵军距离溃不成军的那天,不远矣。
“所以说,主动出战,对于我赵军而言,胜算太小……”
这个时候在长平前线的赵军主力,无法得到晋阳那里的粮秣辎重补给了。
“吴蛮子一改之前的态势,选择与我军对峙,而非进攻营垒,分明是想耗死我赵军。”
赵无恤叹气道:“晋阳那边的补给已经指望不上。”
至少,尹铎看不到赵军能有多少胜算。
正面一战,赵军根本就不是吴军的对手。
尹铎陷入了沉思。
当赵军突围到一个狭隘地带的时候,早就埋伏在山道两侧的吴军弓弩手,乱箭齐发。
“咻咻咻!”
“以命相拼,未必能拼得过吴军。”
“晋阳,或是邯郸。”
赵无恤咬牙切齿的道:“困守于长平,无异于取死之道。”
赵军的锐士,也是非常的强悍的。
在这种时候,斩首敌人,无疑是比擒获敌人“性价比”更高一些。
赵无恤脸上的神色,很是复杂。
闻言,庆忌环视一周,看着身后的一众吴军将领,道:“胥门巢、展如。”
中山君一气之下,已经撤回了救赵的兵马。
赵国已经是山穷水尽的时候,收缩防线,坚守晋阳城,以等待列国的援军赶来增援,这是赵鞅能使用的最好对策。
“而今坐困于长平,的确不妥。”
若是庆忌猜错了,也无妨。
不过,这还是让伍子胥十分心疼。
“长平这里,赵军一动,吴军必动。公子你可率军北上晋阳,尽可能的突围,能带多少人马回去,就带多少人马回去。”
在生命遭到最大威胁的时刻,他们爆发出了非比寻常的战斗力。
作为沙场宿将,尹铎清楚的意识到。
“报——”
“向晋阳突围或许可行。晋阳城屯粮甚多,又城高池深,防御工事很是坚固,凭借晋阳城跟吴蛮子斡旋,最合适不过。”
现在,公子章所部兵马遭遇了伏击,庆忌还能镇定自若的调兵遣将,把他们救出来。
“诚然,吴军在兵力上,并未占据太大的优势。但是他们兵精粮足,就等着我军发起反攻,以便于策动全军应对,后发制人。”
闻言,尹铎苦笑一声,道:“拼?公子,恕老夫直言,我赵军拿什么跟吴军相拼?”
“你二人即刻领两万兵马,前往白雾岭驰援,把吴章他们救出来!”
只见尹铎意味深长的道:“国君不以我尹铎卑鄙,委以重任,我由是感激。现在,正是老夫报答国君知遇之恩的时候。”
最了解自己的人,往往是自己的敌人。
赵军的中军大帐之内,尹铎、赵无恤等将领都是一脸凝重的神色。
基本上死两三名赵兵,吴军这边才会阵亡一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