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时间进入吴王庆忌二十六年,即公元前488年,农历十月。
经过胡服骑射后,骑兵战力得到显著提高的吴国,终于对义渠戎下手。
吴国兵分三路,从吴阳、雍、泾阳三个方向出兵。
东路军六万步骑,由吴王庆忌亲率,从泾阳出发。
中路军六万步骑,由国尉孙武统率,从雍、岐山一线出发。
西路军六万步骑,由大司马伍子胥统率,从吴阳出发。
整整十八万人的吴军冒着皑皑白雪,在冰天雪地中行军,却是一路所向披靡,几乎没有遭到什么像样的抵抗。
诸如朐衍、昆夷、绵诸、乌氏等西戎国家,也都纷纷出兵助战,大概是十万人马,要跟吴军在义渠王城会师。
这种强大的攻势,远不是义渠人所能抵挡的。
义渠谟心生恐惧,根本不敢跟吴军的铁骑正面对抗,于是主动撤出了义渠王城,率领二三十万的族人逃奔北方。
有鉴于此,孙武为了报效自己的君王,不得不违抗王命,领着一万铁骑兵追击。
孙武能允许义渠人就这样逃跑吗?
“勾践、孙敌。”
“报——”
孙武摇了摇头,说道:“计划是死的,人是活的。”
……
庆忌摇摇头道:“义渠人已经是强弩之末。他纵有伏兵,可能杀寡人一个回马枪,难道寡人帐下的铁骑,便都是吃素的吗?”
不过,义渠谟带着那么多的族人逃跑,能逃的掉吗?
所以面对着吴军强大的攻势,义渠人连反抗的念头都没有,果断放弃了王城跑路。
孙武领着一万人的铁骑兵,冒着严寒,顶着漫天的大雪,风驰电挚的朝着义渠人逃奔的方向追过去。
“黑夫!”
……
“臣一定擒杀义渠谟,献于大王跟前!”
勾践低声道:“武安君,大王的命令,是让我等留在这义渠王城,会师于此。武安君要率领骑兵追击义渠人,岂非是违抗王命吗?”
“吁——”
黑夫一听这话,顿时勃然变色,连忙劝谏道:“大王你是一国之君,万金之躯,怎能以身犯险?”
“不知。”
“诺!”
与此同时,孙武已经率兵赶到了义渠王城。
然而,就是这样的情况,孙武还是保持斗志昂扬的姿态。
就在这时,一名小校顶着寒风细雪,纵马驰骋到庆忌的跟前,大声禀告道:“大王,义渠人已经撤出了义渠王城,逃奔北面而去!”
就跟吴国君臣之前猜测的一样,凛冬已至,草原上被饿死的牛羊不可计数。
违抗王命,庆忌一旦追究下来,孙武到时候难逃罪责,说不定会被处死。
龙起卷,马长嘶,剑气如霜!
这个时候追击义渠人,可能为时已晚。
孙武的胡子上已经结了霜,身上尽是冰雪,寒意阵阵。
“战场上的形势瞬息万变。义渠人拖家带口,一定跑不远。”
“追!”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这种战场的氛围,让庆忌跟着血脉喷张起来。
“无需多言!”
按照原定的计划,孙武会在这里,跟庆忌以及西戎联军会师。
孙武勒住了胯下战马的缰绳,看着有些疲倦的铁骑兵们,在原地打转了两圈,然后笑了笑,朗声道:“儿郎们,尔等可知晓老夫这胯下的战马,为何一直都没有停止前进吗?”
庆忌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