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858章 凛冬将至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如果义渠谟是一个英明睿智的君王,懂得宽仁为怀,有容人之量的话,庆忌绝不会容忍义渠谟成为“西伯”,统领西戎诸国,专断杀伐的。
可惜的是,义渠谟并不能做到仁义的事情。
庆忌故意扶持义渠人,为的,只是等到时机成熟,再一口气吞灭西戎八国,彻底杜绝来自吴国西陲的不安分因素。
公子鸿皱着眉头问道:“不知道父王你打算怎么做?”
“静观其变就好。”
庆忌意味深长的说道:“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韬光养晦,继续积攒国力,训练铁骑大军。”
“义渠人既然有窥伺我吴国之心,就绝对闲不住。”
“文种。”
“臣在!”
他来到四方台边上,接过了中车府令胶滑递来的一张手绢,擦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液。
闻言,庆忌笑了笑,道:“这义渠人,还真是成了气候。”
两方骑兵一经交战,就已经高下立判了。
随便义渠人如何征伐西戎诸国,扩张自己的疆域,吴国只要在后边接收难民即可……
有着胡人的服饰文化,兼具华夏的服饰文化,可谓是兼容并蓄了。
到九月末,见求救于吴国无望的乌氏国,不甘失败,奋起反抗,跟义渠人展开了旷日持久的大战。
“乌氏国那边的战况,真的有这般危急吗?”
不止适用于骑兵,步兵也一样。
庆忌将目光放在了胶滑的身上。
庆忌没有说话,接过信函之后,只是简单的扫了几眼。
“噗!”
他一手放下弓箭之后,又换上了一柄乌金长矛,一手抓着战马的缰绳,率领身后的数百铁骑兵,风驰电挚一般的朝着对面的“敌军”冲过去。
仅用了半个月的时间,义渠人就灭掉了朐衍国。
“大王神武!大王神武!”
“回禀大王,臣昨日接到的探报,乌氏国的形势,的确已经危如累卵。”
“大王,臣以为经过这大半年的胡服骑射,我吴国的骑兵,战力上有了显著的提高。”
……
义渠人的第一个进攻目标,是不跟吴国接壤的朐衍国。
这种胡服,是经过一定程度的改变。
他一再纵容义渠人,为的,就只是让义渠人“疯狂”,然后没有后顾之忧去吞并其余西戎国家而已。
“啊!”
胶滑负责打理黑冰台的事务,事无巨细,都要向庆忌一一禀告。
七月,义渠人灭昆夷国。
胶滑回答道:“乌氏人与义渠人三战皆败,不得已退守王城。”
在矛的顶部,会涂抹上一层白灰。
“夺夺夺!”
“万年!大王万年!”
关于西戎八国的战报,宛如雪片一般传到了庆忌的御案上。
见到庆忌率领的一部骑兵,取得胜利后,围观的将士不由得山呼海啸起来。
对此,庆忌却是置若罔闻,根本不搭理。
“驾!“
庆忌骑在马背上,弯弓射箭,每一箭,基本上都能射中靶心。
跟在一边的御史大夫范蠡拿出了一道信函,道:“大王,这是乌氏国发来的求援信,是乌氏君的亲笔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