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851章 臣妾岂敢忤逆
“如何分辨出吴人与戎人的不同?”
庆忌又问了一句。
伍子胥回答道:“吴人与戎人之间,语言、口音、面容、发型,甚至是生活习惯都有所不同。”
“还有呢?”
伍子胥想了一下,便道:“身材不同。吴人或高挑,或精壮,身材匀直,而戎人体格厚实,双肩较为平阔等等。”
“还有呢?”
“这……”
伍子胥有些想不出来。
就在这时,一直跟在身边默不作声的田穰苴上前,试探性的道:“服饰不同。大王,戎人穿着,皆为胡服,而我吴人是深衣。”
辗转反侧了几乎一宿的庆忌,早早地起床,不忍心吵醒身边的西施,给她盖上被子后,就来到了寝宫外边。
“若能将胡服用在骑兵身上,势必可以减少一些不必要的身体限制,不然我吴国的骑兵,挽弓骑马都存在一定局限,束手束脚的,恐怕不便于施展身手。”
“是腰带。”
今天是进行大朝会的日子,不过,还远远不到时间。
“胶滑。”
因为灯光太过微弱,人又还没有睡醒,失足落水而死,也似乎不足为奇。
“这……”
“且不说别的,这恐怕会招致军中将士的不满,甚至是公卿大夫,朝野上下一片沸腾!”
当然,如果有紧急事件,庆忌可能会不定时的召开大小朝会。
巳时的话,临近中午,大概是现代的九点到十一点。
寻常时候,三天一次小朝会,五天一次大朝会。
然后,她拿着手中的皮带,眨巴眨巴着大眼睛,好奇的询问道:“大王,这可是腰带吗?”
胶滑颇为迟疑的问道:“大王要这些胡服胡帽做甚?”
胶滑不由得低下了头,道:“臣这就去找。”
“大王,臣妾伺候你更衣。”
不过,这胡服穿戴起来,虽不比冕服繁琐,对于还未穿过胡服的西施而言,要帮庆忌穿上,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小朝会是庆忌跟三公九卿级别的大臣之间的论政,庆忌会从中听取一些谏言。
过了许久,胶滑终于抱着一团衣物、靴子等东西,匆匆来到寝宫外边侯着。
西施不由得瞪着美眸,瞠目结舌,微张的小嘴,仿佛能塞得下一颗鸡蛋。
“我华夏衣裳,岂可易服于胡?”
见到庆忌非要穿着胡服上朝,西施只能听之任之了。
“寡人听说,因为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居无常所,平时生活所需物品,都要随身携带,帐具、炊具等大型器物多拴在马上。”
所以,庆忌能允许大臣们吃了早餐,再来跟自己谈论政务,然后临朝听政。
悠然转醒,已经梳洗过一遍的西施,还要为庆忌换上一袭冕服,让他去上朝。
庆忌淡淡的瞥了一眼胶滑。
在这个方面,庆忌可谓是十分仁德,体恤臣下的君主了。
大朝会则是吴国朝中,凡官秩六百石及以上的大臣,都必须要参加的朝会,例行公事。
“而一些小型器物如刀、剑、手巾、磨刀石等物,则只能佩在各人身边,这种缀以小环,挂于杂物的皮带,就被称之为蹀带。”
庆忌是一个善于“摸鱼”的君王,不会事必躬亲,也足够体恤自己的臣子,所以吴国的朝会时间一般不会太早。
明清时期的皇帝,朝会时间一般都是卯时,相当于现代的五点到七点之间。
众将都有些诧异。
“唔。大王执意要如此,臣妾岂敢忤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