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在原来的历史上,苌弘死得悲惨壮烈。
苌弘的学识、忠诚和治国之道,并没有赢得应有的回报。
当晋国发生了范吉射和中行寅叛乱事件的时候,苌弘的君主刘文公与范吉射为世代姻亲,为达到削弱晋国实力、辅助王室的目的,苌弘暗中为范氏出谋划策。
所以,内乱平息后,晋卿赵鞅以此为借口要征讨周王室。
周天子是依靠晋国的支持,才登上王位的,他迫于压力,为息事宁人,讨好晋国,下令杀了苌弘。
忠心耿耿的苌弘最终做了“替死鬼”。
相传,因苌弘死得悲壮、死得冤屈,其血三年化为碧玉。
后常以“碧血”与“丹心”连举,称颂为国捐躯之士,用苌弘化碧、六月飞雪比喻千古奇冤……
“苌子,你已过古来稀之年,正是应该安享晚年的时候,何故为了完成王命,不惜奔波劳碌?周天子和刘子,便不体恤苌子你吗?”
苌弘摇摇头道:“吴侯此言差矣。能为天子奔波,这是敝臣的荣幸,能为国君奔波,这是敝臣的职责。”
虽说庆忌每年都要在形式上给周天子一批贡品,但吴国已经在王畿之地驻军,而且还让吴国的卿大夫,到周王室出任大臣,并推行教化……
就变法改革而言,吴国的起步较早,而三晋不过是在拾人牙慧……
闻言,庆忌颇为赞赏的看着苌弘,说道:“苌子,寡人听闻你商朝时的比干一般,对天子忠心耿耿。今日一见,当真是名不虚传。
因为韩、赵、魏三晋,在战国时代的确很强悍。
三晋绑在一起,就相当于霸主晋国,所以庆忌都不得不重视起来。
“只因周室自从幽王昏乱以来,至今已历十四世,一蹶不振,苌子你若想复兴王室,定然不会有好结果。”
六晋变三晋,说真的让庆忌心里都有些凝重。
就连最弱小的韩国,军事手工业都非常发达,有“天下之强弓劲弩皆从韩出”之说,而韩剑也异常锋利,有“陆断牛马,水截鹄雁”之誉。
“大王,齐国上卿高张、国夏求见。”
“这……”
庆忌摆了摆手道:“今天下纷乱,何得康宁?王道不行,唯兵道称尊!”
庆忌是一个善于未雨绸缪的人。
苌弘缓缓的松了口气。
苌弘长叹一口气,说道:“吴侯,自平王东迁以来,礼崩乐坏,天下纷乱,致使列国伐战频频,黎庶惨遭涂炭流离之苦。”
“若周礼恢复,诸侯咸服,尊周室而王天下,想必四海一定安定,华夏九州将不再有战乱。”
庆忌正色道:“若智国覆灭,寡人可以保证周王畿之地的安全,使三晋不敢犯汝疆界。就这样。”
苌弘想了一下,又朝着庆忌躬身道:“吴侯,话虽如此,然,而今范、中行二国已灭,智国面对韩、赵、魏、代四国联军攻伐,也是岌岌可危。”
但,庆忌一直都对周王室的使者避而不见。
“何故?”
苌弘离开滋德殿后,不一会儿,正在处理日常政务的庆忌,便得到中车府令胶滑禀告。
“唉!”
为何?
其实,早在六晋混战一开始,周天子便派出了三个使者,前来金陵游说庆忌主持公道,阻止六晋诸侯的战争。
周王室出兵干涉六晋诸侯内战,说真的是一种愚蠢的行为,自不量力的行为。
赵国,经过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之后,国力大增,军力强盛,一度能跟崛起之后的秦国分庭抗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